
作者:[日] 富增章成
翻译:徐雪蓉
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ISBN:9787201135953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书摘插画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很好玩的哲学入门读物,让严肃深奥的哲学活泼起来:以四页的篇幅,列举哲学家的学说、著作以及哲学内容,配上可爱活泼的简单图示,解析复杂的哲学理念。还会出现一个联结现实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的提示,以及作者的解答。
★实用度非常高的一本哲学书:站在古今中外的各种哲学立场上,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提供解答。从柴米油盐到人生哲理、从最扯到最严肃的话题,所有疑难杂症这里通通有解!
★看图就懂,人生无惑:古今60位最重要的哲学家,横跨2600年的哲学理论,60张幽默风趣的图示,让你什么都懂、什么都不怕。
★日本最会说故事的哲学讲师,他,简单说;你,轻松懂。富增章成用一本哲学小书教你深刻思考、灵活表达,哲学不再遥不可及,心灵空虚、诸事不顺、人生失意、迷失自我、惶惶不安……不如来学哲学吧!
内容简介
人生烦恼何其多!
除了喝酒、聊天、购物外,“哲学”才是唯一的救赎。
跟人借的东西一定要还吗?
解梦专家的话可以相信吗?
一辈子不结婚也没关系吗?
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这里通通有解!
精选60个生活议题,搞怪分析,不正经解答(但我们确实是正经的哲学书呢!)!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释迦牟尼、卢梭、叔本华、佛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
世界知名的哲学家们穿越时空,帮你快速找到人生答案。
1. 为什么画不出正确的三角形?
→ 柏拉图说:这世上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点和线,只有理论上的点和线。
2.有钱就会幸福吗?
→ 伊壁鸠鲁说:幸福与否,不应该受物质欲望左右没想要获得幸福,只要排除不幸就好了!
3.生活中都是些令人火大的事!
→ 芝诺说:人生就是“克苦”的修行,越忍耐内心就能越坚强。
4. 如果当时那样做就好了……
→ 斯宾诺莎说:一切现象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不管重来几次,结果都一样!
作者简介
[日] 富增章成,哲学顾问。
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毕业后,就读上智大学神学院。为了帮助学生与社会人士,用简单的方式解说实用的哲学。在知名补习班讲授伦理与日本史,同时进行著作及杂志的执笔活动。
著有:《逃课遇上哲学家》《去问尼采吧!》《扭转人生的33个哲学式提问》《2小时读懂世界哲学》等。
试读
有个名叫苏格拉底的人,会不分地点场合问青少年“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良善”之类的问题。他就宛如深夜酒吧里的醉汉一样,令人莫名其妙。
其实他是刻意这么做的,他的这种做法也被叫作“助产术”,他只提出问题,并不强加给对方特定观念,不过他会执拗地追问:“那是为什么?”“到底是什么?”结果就暴露出被问者的“无知之知”。没错!正是被穷追猛打后,暴露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懂的事实。但这可不是苏格拉底在使坏喔!他只是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晓何谓对错。因此,在问答之中,内心的真实自然就会慢慢浮现。
我们来做个假设好了!现在有个人主张:“和受害者相比,加害者其实并没有损失。”以现代人的观点来说,可能会同意这种见解。骗子(加害者)和被骗者(受害者)比起来,骗子的损失较小;与被霸凌的人(受害者)相比,霸凌者(加害者)一点损失也没有。
然而,苏格拉底却质疑这个论点,他说:“加害者是否比受害者更让人觉得邪恶?”大概谁都会说“那是当然的”,苏格拉底又继续追问:“既然加害者比被害者更邪恶,那加害者内心不是更痛苦吗?”此时,我们恐怕也只能回答“是”了。
做坏事的虽是加害者,但因内心会受到谴责,反而变成受害者。这样,便引导出“做坏事是丑陋的,所以加害者更痛苦”的结论,借此就打破了人们最初那种“与受害者相较,做坏事的人毫无损失”的“执念”了,这就是所谓的“助产术”。
连续提问即为哲学思考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最重要的是“灵魂”,只要琢磨、修炼“灵魂”,就能变成“美好的人”“良善的人”。但当年与现在或许没有太大差别,大多数的古希腊人都一味认定要获得财富、名誉和权力,才能成为“美好的人”“良善的人”。
其实,这种“获得财富、名誉与权力才对”的想法,可能只是一种偏执而已。
不过,当人在“坚守某种信念”时,并不会注意到自己的“一厢情愿”。即使是现在,也可能发生以下这样的事。
比如有人天花乱坠地讲:“做这个生意一定会大赚。”“投资股票肯定能致富。”而听到的人也深信不疑,认为“这么做肯定能大赚一笔”。不料,之后的人生却是一败涂地……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可用苏格拉底推荐的“自问自答法”。但那并非与他人进行实际沟通,而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首先,选一个自己深信不疑的“执念”,再彻底地自我追问:“这真的正确吗?”“那样果真良善吗?”诸如此类,如此就会发现“执念”等于“无知”。
练习思考
有借有还是对的吗?
我试着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事”,例如“有借有还是对的吗”。确实,有借有还这件事本身是对的。但我们来做个假设好了:某人向别人借了狩猎用的来复枪,可是这期间,物主精神失常了。这个时候把猎枪还他,依然是正确的行为吗?“或许我会因此害人被杀……”所以就搞不清楚什么才是对的了。那到底什么是正确的呢?
提示!
每个人都会有错觉,认为自己无所不知。
解答解说在困惑中,能增加思考的深度
“有借有还”当然没错,但有时会因情况差异而使结果大不同。例如,我们都坚信“对人付出是好的”。不过,要是付出的东西是“核武器”呢?像这样,对我们向来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识,冷不防地丢出一个崭新论点,这就是“助产术”。不过,在“助产术”的使用过程中,“执念”会被一一瓦解,导致思想混乱,不确定什么才是对的。但无所谓,因为你的思想已经比之前更有深度了。哲学思辨者就是心灵的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