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优惠~ 中国版30%折扣|台版15%折扣|西马消费满RM80免邮费

【预购】汉字树 2:身体里的汉字地图(修订升级版)

【预购】汉字树 2:身体里的汉字地图(修订升级版)

售价
RM48.93
优惠价
RM48.93
售价
RM69.90
已售罄,请联系客服【轩轩】~
Unit price
per 
节省30%
运费将在结账时计算,详情请查阅【商品配送与邮费细节

作者:廖文豪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ISBN:9787550225114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书摘插画

汉字树2:身体里的汉字地图 CCTV-1“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推荐图书!2014年全国教师阅读!“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唤起人们对书写的重视,汉字树根深叶茂,生生不息,是中华文明的传承!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当今最好的《说文解字》书

★全书内容新颖,是一本不多见的汉字解读书,读者在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即能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

 ★本书以“人的身体”为根基,详细解读与其有关的680个汉字的,并以图画形式描述汉字构形源流,同时也详细列出了5000多个与这些汉字有关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内容。
 

★作者以“树”的形式来解读汉字,让读者可以方便地进入汉字学习的领域,在充满趣味的解释性文字中,自然地学会汉字的不同意义及其用法。 

 

 

内容简介

本书稿共收集了680个与“人的身体”有关的汉字, 作者常年浸淫于文学的天地,寻索字与字之间的逻辑关联,随着心得渐增,他引入电脑强大的汇编整理能力,有系统地梳理汉字的构件,试图找出解释力更强的说法。于是,作者巧妙地将汉字的部首作为汉字的构件之一,进行梳理整合,将其浓缩在“汉字树状图”中,通过清晰、简要的说明,可以让毫无文字学根基的读者,也能凭借自身的汉字使用经验,得到许多新奇的发现与乐趣。

此外,本书稿在详细介绍680个与“人的身体”有关的汉字的同时,也海量收集了这些与“人的身体”有关的汉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繁体中文、简体中文等,读者可根据本书稿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地逐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而以部首及其他发散式理解方式,又能让读者迅速了解不同汉字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说,本书是一本以“根-树干-树枝-树”的形式,让读者富有趣味性地系统学习汉字极其不同含义,具有很好的可读性与学习性。

作者简介

廖文豪,台湾大学机电系毕业、专精于电脑的“理工人”,在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被认为许多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专家也被视为畏途的“文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顺着历来名家的研究,进入了汉字构形的世界,流连忘返。作者现任中国台湾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兼图书馆馆长。钟情于古汉字研究,钻研甲骨文十余年,发表过《汉字龙原来是一条逆天之龙》、《文身习俗对汉字的影响》、《在汉字里遇见上帝》、《品茗汉字里的酒香》等文章。

目录

第五章肉与心
“月”的衍生字
“夕”的衍生字
代表月亮含义的字
“肉”的衍生字
“骨”的衍生字
讹变为月的字
“心”的衍生字

第六章头
“头”的衍生字
“自”的衍生字
“目”的衍生字
“臣”的衍生字
“直”的衍生字
“耳”的衍生字
“牙”的衍生字

第七章口
与嘴巴或声音有关的“口”
“厶”──一股云气
“曰”──张口说话
“亼”──闭合的口
“舌”──口中吐出一条会摆动之物
“古”──十口相传
“吅”──连连呼叫声
“告”──吹牛角宣告
“可”──击石咏唱
补充
“右”──引导搀扶
“加”──加油声
其他与嘴巴有关的“口”
与嘴巴或声音无关的“口”
“凡”的衍生字
“井”的衍生字
“向”的衍生字
“高”的衍生字
“石”的衍生字
“品”的衍生字
“呂”的衍生字
“串”的衍生字
“中”的衍生字
“豆”的衍生字
“壴”的衍生字
“囗”的衍生字
“田”与“用”的衍生字
“”的衍生字

第八章手
单手所表达的汉字
“”──左手
“攴”或“攵”──手持器具
“殳”──手持长棍
“寸”──谨慎的手
“爪”──抓取的手
“力”──强壮手臂
“聿”──握笔的手
“九”──努力伸长手臂
“手”──五指手
“叉”──分叉的手指
“丑”──扭转的手
其他以单手表达的汉字
双手所表达的汉字

第九章脚与道路
“止”的衍生字
“夂”──往下行走
“之”或“”──脚踏起跑线
“正”──准确到达
“足”──下肢
“辵、辶”──在路上行走
“癶”──攀登阶梯
“舛”──踩着凌乱步伐
其他由“止”所衍生的字
“行”——四通的道路
“彳”──道路

试读

狗用鼻子追踪猎物。

  引申为辨别气味。古人知道狗的嗅觉很灵敏,甲骨文画的是狗鼻子在追踪猎物,篆体是逐步演化的结果。臭(xiù)本义为“嗅”,辨别气味,后人改作嗅。又因犬能闻出尸体的臭味,所以“臭”引申为难闻的气味,同“臰”,音发chóu,相关用词如恶臭。《说文》:“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
  息
  由“鼻子”进入再透过“心脏”传送到全身的生命气息(请参见“心”,第五章)。

  面
  人脸。
  鼻子位于脸部的中央,因此古人描写“脸部”时,刻意忽略眼睛、嘴巴及耳朵等器官,整张脸只有一只鼻子,如“面”的篆体就是这种精简的写意手法。另一个篆体则添增了“头顶”,渐渐接近于现代字体,相关用词如颜面、面孔、面具、面谈等。

  腼
  “面”容被人瞧“见”了。
  西周时期就有媒妁的习俗,媒人带着男方家属到女方家里提亲。这时候,亭亭玉立的女子从闺房走出来,出现在大厅侧门,被未来夫家人给瞧见了,立时羞怯难当。“腼”记录了这种有趣场景。篆体表示“面”容被人瞧“见”了,引申为害羞或羞愧,相关用词如腼腆、腼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