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曼娟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ISBN:9786263550469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内容简介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時間會帶走很多珍貴的東西,
但它肯定也會留下一些寶藏。
專注於此刻,
因為它將帶領我們走向未來。
──張曼娟
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獨一無二,壯美閃亮
自成一派,何等自在
人生半途,該有什麼樣的風和日麗和雨雪黃昏?
關於──愛的功課
不只接受愛,更要付出愛。
愛著卻不求回報,才是無懼的愛。
關於──看見自己的光
就算自己的光曾經被吞噬、被剝奪,還是可以重生的。
感受到自己的獨特,發現自己是完整的個體,
內在開始壯大,就能再度發光。
關於──重新認識「家」
家,不是一個地方,而是歸屬與羈絆。
長大以後,我們為自己打造一個家,
自己就是自己的家。
關於──大人的溫暖與氣派
穿上歲月的花甲,終於活成自己的樣子。
與人為善,款待自己;
對世界保有溫愛。
關於──照顧者的承擔
都說照顧者優先,卻很難辦到,
不如說照顧者優秀。
你需要的是一點點慈悲的休息,
永遠不要離棄自己。
我想要更多快樂的笑聲;想留在喜歡的地方;
想看見心裡在乎的人;想嗅聞世界的氣味;
想跟自己說謝謝。
如果,今天是餘生,我不想有遺憾。
本書特色
1. 華文世界代表作家張曼娟暢銷好書《我輩中人》、《以我之名》開啟華文世界「中年書寫」/「大人之學」新風潮以及社會議題關注,激起深遠回響,延續至今。
沉潛構思三載,2023年,張曼娟以全新力作《自成一派》再次深刻探索中年的覺醒、承擔、照顧,以及愛與幸福的人生功課。
2. 掃描書中QR code即可觀賞精選「曼娟老師直播極短篇」,享受多面向的閱讀體驗。
作者简介
張曼娟
許多人對張曼娟的印象,仍是《海水正藍》那個年代的抒情女作家,
一點浪漫、一點憂傷,充滿愛與美的憧憬。
她不但締造了華文暢銷作家的新紀錄,
更影響了近四十年來讀者的生活態度與閱讀品味。
然而,她的照顧歷程突然開啟,
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混亂。
張曼娟鼓起勇氣寫下照顧者的心情,
同時思索著中年人的處境,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
用冰滴咖啡的緩慢速度,
瀝成了《自成一派》這本書,
完成了中年覺醒的三部曲。
FB粉絲團 | 張曼娟
YouTube | 張曼娟的微小生活
目录
自序──自成一派
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壹──因為只能活一次
年輕的時候以為生命是很漫長的,
可以試著活成這樣,活成那樣,
到中年才發現,如果不能活成自己的樣子,
真是浪費了。
因為我們只能活一次。
01 活成自己的樣子
02 連個正當工作都沒有
03 洋蔥與番茄的選美賽
04 我打開了時空膠囊
05 你身上有光
06 木牆上的釘痕
07 從高樓走下來之後
08 你期待今天的工作嗎?
09 都是疫中人
貳──家,不是一個地方
家,是人生的避風港?
對許多人來說,家,其實是風暴的中心。
家庭無法滿足我們,甚至造成心靈的創傷與匱乏,
於是,長大以後,
我們為自己打造一個家,重新成長一次。
10 家,不只是講愛的地方
11 家,不是公平的地方
12 家,不是整齊的地方
13 家,不只是被愛的地方
14 家,不是遺忘的地方
15 為你做飯的那個人
叁──照顧者的巨大沙漏
照顧者承受著巨大的無力感,
時間的沙漏不斷的把父母的健康、認知、意志流失殆盡,
我每天疲於奔命的伸手去接,
卻只是徒勞。
16 照顧者的天堂,照顧者的地獄
17 逃避並不可恥
18 這樣就很好了
19 媽媽這種人設
20 丟掉劇本之後
21 照顧者優先優秀
肆──給未來長輩的備忘錄
我們從沒學過怎麼當長輩,
更多時候是卯起來逃避長輩的身分,
因為怕老。
後來才發現,
自己怎麼成為了那種討人厭的長輩?
22 喜樂與自尊
23 成為給予者
24 讓利而不爭
25 獨立而樂活
26 先做好安排
27 把自己放下
28 今天是餘生
试读
自成一派
──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二○一五年的一個秋日清晨五點左右,天剛濛濛亮,父母親完成漱洗,穿上休閒服與運動鞋,輕巧的轉開門鎖,準備出門去運動。運動結束後,父母會買菜回家,準備早餐,展開一整天的生活。
當他們出門時,我正好起床上廁所,我們打了個照面,我問他們:「走啦?」他們朝我擺擺手,示意我繼續再睡,而後關上門。
我回到房間繼續睡眠,並沒有意識到,父母親那天出門後,再也沒有回來。回來的兩位老人令我感到陌生。
父親住院、出院,幾番折騰,醫生宣判他的身體機能並沒有問題,而是罹患了思覺失調,驀然變成一個迥然不同的人。一生都過得謹小慎微、節制壓抑的父親,宛如火山噴發,暴怒、狂躁、肢體和語言都充滿戾氣,全然失控。我的世界再也沒有理性兩個字,只有不斷的招架、被打倒、被撂倒在地,努力爬起來,再應聲倒下。
我的人生,最大的斷裂,轟然崩塌。
不知內情的朋友覺得擔心,他們不明白我何以迅速的枯索乾涸,眼中跳動瀕臨毀滅的鬼火。極少的朋友知道我正經歷的事,他們對我說:「妳哭出來吧,如果哭一哭會好一點。」但我一點也不想哭,我並不悲傷,沒有感覺,只想著活下去。
許多人都說我很孝順,是個孝女,說來慚愧,我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孝,只是為了愛。不管眼前的父親對我來說有多陌生,他曾經傾付所有愛過我,我要回報的不是恩義,而是情義。就像我常對自己說的,雖然他不是以前的那個父親,我卻還是原來的那個女兒。
我毫不猶豫的扛起照顧者的責任,雖然有時也會有無以為繼的痛苦,但更多時候,對於這個身分,我是引以為榮的。
頭一年成為照顧者,我把心情貼在臉書上,便會出現一些資深照顧者,十年、八年,甚至有十六年、十八年的,留言分享。看著他們的資歷,我怵然而驚,如何能夠撐得這麼久?如今,我也已經邁入第八年。
全心全意照顧父親一年半之後,母親被確診為血管型失智症,約莫有一年時間,我陷在深深的自責與愧疚中,一定是因為我的疏忽,沒有注意到母親的輕微中風,耽誤了黃金治療期,才演變為失智的。母親生性樂觀開朗,雖然常常迷失在時間、空間中,或是認不出人,但是與父親的狀況相比,可謂是羽量級的「可愛」程度。我甚至覺得母親並沒有失智,只是會被「失智君」控制,產生不可思議的言行。
「失智君」被擬人化之後,我彷彿與自己達成某種和解,直到我發現母親很多時候還是很聰明的,只是在認知上會出現某些障礙,於是,我決定接受最新的醫學名詞「認知症」。就像是將「精神分裂」稱為「思覺失調」一樣,本書中的「失智症」都已更改為「認知症」。
八年來,我與思覺失調的父親和認知症的母親共同生活,在外籍看護阿妮的協助下,成為青銀共居的典型。父母親不可避免的愈來愈老,但是他們的健康狀況並沒有惡化,原本以為自己活不過九十歲的父親,正朝向百歲前行。認識我們的鄰居和朋友常常豔羨的說:「沒見過愈老愈健康的,妳是怎麼辦到的?真的太會照顧了。」
不是因為「會照顧」,才成為照顧者的;而是因為我們願意承擔,才「會照顧」的。
在照顧這件事上,完全可以見出一個家庭的功能性是否強大。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姐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小時候每個孩子都會唱這首歌,短短幾句歌詞勾勒出家庭的理想樣貌,然而,有多少家庭真的是如此美滿呢?「可愛的家庭呀,我不能離開你,你的恩惠比天長。」優美的旋律猶在耳邊,卻又有多少孩子從小就渴望著逃離家庭,逃到天涯海角,永無瓜葛?
有時候我覺得,美滿的家庭只是個憧憬,如果沒有人是完美的,又怎麼會有完美的關係與家人?
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因為愛而締結;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在期待與祝福中誕生;並不是每個人與家人相處都感到安全和溫暖,這是一個事實。它說明了「你的家庭不是你(所以為)的家庭」。
我認識這樣的朋友,前半生與原生家庭關係不好,覺得痛苦不已;後半生則因為無法與家人和解,內心十分糾結。雖然他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與妻兒的關係很親密,卻還是感到遺憾。
「這是你可以改變的事嗎?」我實在忍不住問他。
「我一直希望可以改變,我也一直很努力。」他說。
「人與人之間講的是緣分,血緣關係也是。你的太太和兒子因為你的遺憾覺得很無力,不管他們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消除你的痛苦。對你來說,他們應該才是最珍貴的家人,不是嗎?」
他沉默了片刻,點點頭。
「放下執著,活在當下。對吧?」
「斷捨離」,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特效藥。
假設沒有建立新的家庭,沒有家人,能夠得到幸福嗎?從原生家庭千瘡百孔中走出來的人,能夠掙扎著長大,下定決心從泥淖中爬出來,更應該珍愛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家。
小時候盼望著快點長大,長大才發現世界並沒有變得更好,摸爬滾打中,歲月倏忽而逝,才剛跨過中年,怎麼就成了長輩?當長壽時代來臨,成為長輩的歲月愈來愈長,卻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成為長輩。自以為是、倚老賣老、以自我為中心、霸道、頑固、迂腐、貪婪、吝嗇、嘮叨、落伍……這一類的負面形容,都是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豁達、自在、溫暖、氣派的大人,才是我們的追求。
這些良好的品格,並不是成了長輩才開始修為的,而是人生下半場的當務之急。我們必須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甚至感謝自己,世界才能漸漸完整。
認識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從大人的喜怒中評價自己;求學階段,則要從成績與評量裡為自己排序。為了不要太標新立異,我們學會隱藏真實情緒,說出言不由衷的話。為了怕孤獨,所以討好他人,把自己偽裝成另外一個人。我們不敢顯露出自己真實的樣子,如果大家都不喜歡這個樣子該怎麼辦呢?於是,我們戴著假面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同時感受到內心愈發荒蕪。弔詭的是,哪怕如此,還是有人不喜歡我們,還是會被背叛、被邊緣化,很多時候還是覺得不開心。年紀愈來愈大,愈覺得心中不平衡,覺得被辜負了。看見年輕人所擁有,而自己已經沒有的一切,便有一股說不清的失落和怨忿油然而生。
並不是世界虧待了我們,而是我們苛薄了自己。
我就是我,不是其他人,這才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不再患得患失,不必結黨結派,說自己想說的話,成為自己的主人。不再懼怕與眾不同,也能甘於平凡知足,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自成一派,何等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