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瑞君,林祐亨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ISBN:9786263747340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内容简介
教養和學習一樣,都不能靠臨時抱佛腳,
需要長期付出努力才能看到成果。
在學測二階甄試中,親子作家尚瑞君的大兒子林祐亨同時考取台大、清大和交大三個頂大熱門科系。在深入了解這些學校與科系,以及對未來人生的規劃考量下,祐亨成為了台大資管的新鮮人。
看似典型人生勝利組的高材生,其實成功背後,是母親十八年溫暖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力一路支持及陪伴;這個孩子會玩社團、愛運動,但也懂得自律讀書。
父母該如何成為青少年孩子在學習與思考上的神隊友?
考上頂大的學霸,中學時期的校園生活有何不同?又有哪些高效讀書法?
讓這對親子關係良好,在教養與課業上各自交出漂亮的成績單的母子,分享自身心得,助家有中學生的親子們一臂之力。
—— 家有中學生的解憂之道 ——
父母要像園丁,靜待孩子的花期到來。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父母可以當他的陽光,土壤和雨水,但必須尊重他原本的質地。父母不要看到別人的花開了,自己的這棵都還沒有動靜就著急。耐著性子鼓勵孩子自我探索與發展,等到孩子吸收的養分夠了,自然能成長茁壯。
那些「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
孩子養越大真的會越能幹,但平常一定要多讓他練習做,才能從中累積經驗和解決事情的能力,接受生命中許多的幽微與細節,而不是都讓大人幫他遮風擋雨,以為生活理所當然要風和日麗。
孩子,當你心理卡住時,一定要找人聊一聊。
成績好的人生勝利組,還有什麼好憂鬱?!NONONO!學霸≠沒有煩惱。當受到挫折、感到徬徨、情緒低落時,不要害怕求援。看無法突破學習瓶頸的高中生,如何向媽媽分享他藉由找輔導老師說心事,解開繁重課業帶來龐大壓力的心結。
不要只當讀書機器,青春就該勇敢去闖!
誰說考上頂大的孩子只會死讀書?玩社團、學投資理財、攀登玉山、騎車環島,以及與女友共同完成考駕照和到台北讀大學的夢想,這些過程讓祐亨的中學時期過得精彩充實,並對讀書與人生都帶來正面影響。
專文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黃之盈、「Life不下課」主持人 歐陽立中、台大醫學系學生 馮貫禎
誠摯推薦
台大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 孔令傑、神老師 沈雅琪、前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前國防部副部長 林中斌、今周學堂總監 陳若雲、新竹高中校長 郭珍祥、前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台北大學副教授 劉坤億
瑞君身為母親,也早是多本教養書的暢銷作家,本書看似有著「高材生養成術」的味道,事實上卻是她分享面對中學階段孩子的陪伴原則。
此書的最大亮點,是另一位作者林祐亨,正是瑞君的長子,在錄取多所頂大熱門科系後,接受母親的邀請,寫出了給中學生本身和其父母的建議,裡頭記錄著他走過中學階段的重新思索。——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志恆
透過這本書的閱讀,讓我們看到親子關係如何像同伴、朋友、教練、陪跑員一般。親子彼此就像一面鏡子,能時時察覺且成長學習。——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這本書讓我最佩服的地方,在於它是由母子一起合寫的。身為媽媽的瑞君,從父母的角度,寫她如何陪伴孩子走過青春期這段路;身為兒子的祐亨,從孩子的角度,寫他的心路歷程、學習方法,也寫他給父母的心裡話。
要知道,這非常難能可貴。因為身為親子作家,可以把教養方法寫到讓讀者心嚮往之。但問題是,很少人注意到孩子的反應怎麼樣,是真的如作家筆下寫得那麼美好嗎?還是只是一種單方話語權的美好形塑呢?我自己從瑞君和祐亨的文字裡,讀到一種母子間長期建立的信任和尊重。——「Life不下課」主持人 歐陽立中
本書從生活、運動、學習策略、情感世界到生涯規劃等各方面,母子真摯地分享,都非常真實展現出「當我們來到人生岔路,感到茫然失措時,如何重新發現安定己心的力量,直到最終找到調適的方法。」——諮商心理師 黃之盈
當你問說「嘿……台大怎麼走?」時,或許更應該要想的是「欸……我想走去哪?」我們終究需認清上頂大的確是一個實現夢想的手段,以及對未來生活美好的期許,但大學只是一個中繼站,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如何在這樣的制度之下活得出彩,我相信本書中,不但給了我們很多正向指引,還有實際可行的做法。——台大醫學系學生 馮貫禎
作者简介
尚瑞君
中興大學(現為台北大學)法學士、中山大學政治所碩士。
是老師家長認同與喜愛的親職作家,是各出版社喜歡邀約一起推薦好書,與推廣閱讀的知識份子。
致力於推動愛的連結與傳遞,用書寫、演講、授課等不同型式,努力讓真誠、善良與美好,在世間閃亮與迴旋。
未來family官網專欄作家、媽媽經駐站作家。
著有:《剛剛好的管教》、《剛剛好的距離》、《剛剛好的溫度》、《淬鍊幸福》、《優雅教養》
臉書專頁:《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2021-2023年蟬聯博客來親子教養類百大暢銷書作家。
林祐亨
新竹高中畢業、台大資管系在學生。
喜歡旅行、喜歡閱讀也熱愛冒險。在國中時期完成1200公里單車環島、登頂玉山。高中時期代表新竹市參加羽球全中運比賽,並在高三暑假和朋友完成東歐19天自助旅行。
目录
推薦序1 讓青少年告訴你,他內心的煩惱與期待 陳志恆
推薦序2 恰如其分的陪伴,讓青春不再困惑 王意中
推薦序3 陪孩子活出他的人生,而不是你的 歐陽立中
推薦序4 理想與真實世界接軌的動人歷程 黃之盈
推薦序5 嘿……台大怎麼走? 馮貫禎
作者序1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半場,陪他自信走向獨立
作者序2 在我成為自己的歷程中,希望也能幫助你成為「你自己」
【陪伴式的學習】
第一章 父母不焦慮,孩子就會感受到「靜」的力量 /尚瑞君
孩子是種子,請協助他長成自己的樣子
成為孩子學習上的神隊友
「分數」與「期待」,是親子最容易發生誤解的兩件事
給中學生的時間管理術
同學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學習夥伴
【教養的日常】
第二章 那些「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 /尚瑞君
孩子不主動幫忙?先從「叫得動」開始
「愛」是向上的驅力——當高二的孩子交了女朋友
心理卡住時,一定要找人聊一聊
讓孩子在網路上養成「上得去也下得來」的能力
教出自己也喜歡的孩子,就是很棒的教養與陪伴
【頂大生的思維】
第三章 這段路我也走過,讓我成為你的陪跑員 /林祐亨
「我是誰?我在哪?」——走出自我封閉之國中篇
讀書不是唯一的路,但是比較輕鬆的路——打開新視野之高中篇
抵抗誘惑、實現目標的意志力訓練法
不藏私的高效筆記法
運動,對我不只是「運動」
理財不分年齡,高中生也要有投資概念
如果不確定目標,就出發去尋找吧!
【學霸的機智學習法】
附錄 讀書不只努力,更要有方法 /林祐亨
國文超高效學習法
英文超高效學習法
數學超高效學習法
社會科超高效學習法
自然科超高效學習法——高一篇
自然科超高效學習法——高二、高三篇
试读
孩子是種子,請協助他長成自己的樣子 /尚瑞君
我們家室內和戶外庭院都種了許多花卉跟植物,它們都有不同的特性,需要不同的照顧,也有最適合的生長環境。例如:七里香需要修剪,黃金葛不喜歡曬太多太陽,但玫瑰花愛曬太陽。
在種植植物的過程,也常讓我思考跟孩子的相處。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我們可以當他的陽光、土壤和雨水,但是必須尊重它原本的質地。但每個種子也都不一樣,它可能是喬木,也可能是灌木,更可能是果樹,花樹,或者是小花、小草,不一而足。
你不能期待,檸檬樹結出蘋果;也不能奢求,玫瑰長成喬木。你需要細心灌溉、耐心等待,等著種子長出他原來的本質,也許是花,也許是樹。這期間還需要適時地施肥,和做支架指引正確的成長方向,免得長歪而來不及矯正。因為青少年會受同儕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一定要關心和注意平常孩子跟同學朋友的互動。
強摘的果實不甜!讓孩子自己思考讀書的意義
孩子在學習知識的路上,也許都會產生抗拒與疑惑:「我為什麼要學?」「為了什麼而學?」當孩子有這樣的想法時,父母應該要高興,因為孩子正在發展成為他自己,他不再只是過著浮面的生活,遵守著既有的程序,而是開始在思考,他要為什麼而努力?為什麼而生活?我們可以藉由跟孩子對談,協助他認識內在的自己,慢慢成長出他自己的樣子。
而且,孩子的抗拒與疑惑,來得越早越好,因為透過沉澱與設問,孩子才可以了解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也會為了自我實現而努力學習。
當祐亨讀國二,有次我們在聊天時,我說:「哥哥,你有沒有發現,從小到大,你們每次月考,媽媽從來都不會逼你們去複習功課?」
他說:「對耶!為什麼?」
我回:「因為媽媽要你們徹底明白,讀書,是為了你自己,不是為了父母。所以即便你六年級時,明明就不認真,成績大幅退步,媽媽也沒有罵過你,而是等著你自己覺醒。在小六的暑假,你透過反思與自省,跟媽媽承認自己當時無心於課業,因為你覺得學校功課太簡單,學起來沒意思。但你也說,國中開始,就會認真功課,你也確實做到了!」
他說:「對耶!自己有興趣與願意念書,才會有念書的動力。班上有些同學,考試只考二、三十分,真的很可惜!」
我回:「是啊!他們基本上可能已經失去了學習的熱情,提早放棄了自己,這不但可憐,也很可惜。如果你是老師,看到學生成績這麼低落,你會想要怎麼幫助他們呢?」
他說:「每個人都有字的長處跟才能,如果我是老師,我會跟學生聊他們有興趣的事,這樣他們可能就會有更大的動機去鑽研。像我很喜歡生物,就會常主動去問生物老師問題。」
我說:「沒錯,有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動機。或許這些同學的強項與課業無關,但他們在運動、繪畫等方面具有天賦,只要能專注在自己的興趣中,獲得快樂與成就感,進而產生自信,這樣也很棒啊!」
把孩子放到適合的位置,耐心守候他的成長
如果孩子在學習上低表現,低成就,就是沒救了嗎?其實孩子只是缺乏為自己而學的動機。
專注地學習、自動地學習、快樂地學習,是把人的成就拉到不同位置的重要因素。但這些學習也不僅限於學校課業,而是只要孩子有興趣、有天賦,願意花時間去探索的知識與技能,其實父母都可以鼓勵孩子深耕。畢竟在多元發展的現代社會,孩子培養出自己的專才和學習能力,才能適應變化快速的未來社會。
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性,不要強加與他人一樣的東西在孩子身上,而是陪他找到對的位置。不管多努力教魚兒飛翔,或多強迫鳥兒要學會游泳,不但完成不了設定的目標,可能還會讓他們喪命。
以前我有個朋友,送兩個女兒去學游泳,一個如魚得水,另一個每次都從頭哭到尾。花了十個月,她不再堅持那個每次哭的女兒繼續學游泳,而是送去學跆拳道。那女兒終於在學跆拳道中,找回學習的樂趣和自信。
還有一位朋友的兒子在填大學志願時,決定填東部的國立大學。媽媽覺得很掙扎,因為孩子要從西部翻山越嶺跑那麼遠去讀書。
她問孩子:「以現在的成績來看,填西部的國立大學也有好幾個選擇,為什麼一定要到東部去念書呢?」
她兒子回道:「媽媽,我們學校有些成績好的同學想拚繁星計畫,當初高中會考成績沒能考上第一志願時,他們就往後填讀後面的幾個志願,到了我念的高中。現在這些人選擇在西部念大學,如果我也留在西部念書,我還是會遇上這群人,這樣不管我再怎麼努力,成績還是拚不過這些人,我不想再重蹈高中時的覆轍了。我想去東部看看。而且我上網去看過那個學校,我喜歡那裡的環境,也喜歡他們開辦的課程,我想去讀。」
還好媽媽尊重孩子的想法,後來她跟我分享說:「雖然學校是遠了一點,開車要開好久,但是坐火車其實也還算方便。重要的是,我兒子在那邊讀書真的很開心,而且人好像也變得比較快樂,更有自信。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學校與想讀的科系,真的是比較重要的。」
父母要像園丁,而不是木匠
美國心理學家高普尼克曾用「園丁」與「木匠」來比喻兩種不同的教養風格。木匠式的父母依照藍圖,把孩子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園丁式父母則是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孩子自己好好成長。
好多年前有一位北一女的新生輕生,只因為她想讀第二志願的學校,但父母卻覺得她既然可以考上第一志願就得去讀,開學不久孩子因承受不了壓力而輕生,真的讓人不勝唏噓。
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當孩子還小,我們依著他的特性提供適合的教養,但慢慢地就應該要讓孩子學習選擇真心喜歡和適合自己的方向,這樣孩子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做主和承擔,長成自信又有能力的大人。
紀伯倫在《先知》中寫著:「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與女,產生於『生命』對它自身的渴慕。」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龍成鳳,但強把孩子放到他無法適應的環境,卻可能逼著孩子提早「成仙」,我想這都不是父母想看到的事吧?
孩子需要父母的智慧和善意做引導和支持,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愛與讚賞。不是強加給孩子自以為好的東西就是愛,我們要讓孩子學著去找尋什麼適合自己,找到那個對的位置,讓他對生命充滿好奇和持續探險的動力。
孩子的成長與成熟,都是慢慢累積與進步的,父母不要看到別人的花開了,自己的這棵都還沒有動靜就著急,想趕快看到成果。耐著性子鼓勵孩子探索與發展自己,並多觀察孩子的強項或優點,正向聚焦,就能讓孩子學習看見自己的特質與特長,等到孩子吸收的養分夠了,自然能成長茁壯。
父母想要幫助孩子的心,我懂,要父母尊重孩子的特性發展,聽起來很容易,但真的要克制自己想幫助或指導孩子時,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們往往會在內心交戰,因為我們總是覺得自己的生活經驗比孩子多,多幫孩子一點,孩子好像就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但這其實都只是我們自己的想像,因為時代變化太快了,父母的經驗不一定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
我們需要練習忍住對孩子的干涉,每練習一次,我們就更能貼近孩子的本質一點,練習的次數久了,孩子也就能在我們面前展現他最真誠與自在的模樣。如果你還是覺得很難,就常常來我的粉絲專頁交流吧!因為大家相互學習和鼓勵,才能讓彼此都活出最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