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马消费满RM80免邮费

大国霸权:5000年世界海陆空争霸

【预购】大国霸权:5000年世界海陆空争霸

售价
RM62.40
优惠价
RM62.40
售价
RM78.00
已售罄,请联系客服【轩轩】~
Unit price
per 
节省20%
运费将在结账时计算,详情请查阅【商品配送与邮费细节

作者:[日] 宫崎正胜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ISBN:9787213097539

*此为预购书籍,需等6-8个星期。

若与现货书籍一同下单,将等货到后才一同发货。

编辑推荐

一维陆地时代,蒙古帝国如何成就*陆地帝国?

二维海洋时代,曾经弱小的英国怎样异军突起建立海洋帝国?

三维空间时代,处于世界边缘的美国为何能独霸空间帝国?

四维网络时代,中国会利用5G技术成为世界领导者吗?

 

 

内容简介

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中华帝国和蒙古帝国,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曾经弱小的英国为何能从海洋上异军突起,拔得大航海时代以及工业革命的头筹?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霸权支配着海陆空,并以空中为主?

5G时代的转换,将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展开的可能性有多大?

 

人类从出现开始,一共经历了两次霸权交替,从一维的陆地帝国转变为二维的海洋帝国;从二维的海洋帝国转变为三维的空中帝国。今天,我们正处于三维到四维转变的大门口上,试看鹿死谁手?

书摘 · 插画

作者简介

宫崎正胜

1942年出生,日本人气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曾任筑波大学讲师、北海道教育大学教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社会·地理历史·公民部会专门委员。现在NHK文化中心等机构担任讲师。他专攻东西文明交流史、世界经济史,致力于提高大众的历史人文素养,在日本NHK电视台播出的世界史讲座因简洁、生动、有趣而广受赞誉。著有多部世界史普及读物。

霸权从陆地向海洋、空域的转移

陆地和海洋关系密切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陆、海、空是我们主要生活的空间。为了对陆地、海洋与天空的关系有个整体印象,我首先从水循环的角度就海洋和大气循环支撑着陆地生活这一点进行说明。

 

地表的七成是海洋,也就是说水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然而,世界史的大部分篇章却是在沙漠、草原这类干燥的大地上展开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首先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水的97.5% 是海水、湖泊和地下咸水,淡水只不过占2.5%。海水不能饮用,也不能用来灌溉麦类和水稻。而饮用水和农业用水使用的几乎都是海水经蒸发之后降下的淡水,都源于大海。在赤道附近海水大量蒸发,每天将大量的淡水送往世界各地,形成在全球范围内的循环。在赤道地带一整年高温持续,海水蒸发,不断产生巨大的积乱云。积乱云在上升过程中,一边带来大量的雨水,一边跟随地球的自转而移动,就这样,它变得越来越干燥,最后停留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结果,亚欧大陆上形成了广阔的干燥地带,干燥的大地成为世界史的主要舞台。就是说,如果没有海洋的话,我们的陆地世界史是不能成立的。

 

以前,人类是无法想象水循环全貌的,而今情况完全不同了。我们通过气象卫星可以观测到全球的云的移动,在互联网的网站上也能够实时看到大气的循环。我们就像大魔术师用魔镜确认全球范围内水的移动一样,能居高临下地观测全世界的情况。相信很快,我们对世界史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

 

 

历史开始于干燥地带

世界史的大部分是在亚欧大陆东西向的带状干燥地带展开的,因此亚欧大陆的历史悠久。与此相对,日本等所属的温带湿润地区的文明历史较短。为什么历史会开始于条件较为恶劣的干燥环境呢?

 

众所周知,人类诞生并最初进化的地方是东非大裂谷。在东非大裂谷,类人猿开始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继而进化为智人(Homo sapiens)。然而,由于冰河期的到来,智人的生活条件持续恶化,不得不移居到其他地方。智人离开东非大裂谷后向东迁徙,逐渐来到了气候干燥地带。

 

在多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名叫《风改变了世界史——季风、偏西风、沙漠》。在这本书中,我就智人的迁徙进行了论述。东非大裂谷基本上是干燥地带,不过智人迁徙到的地方生存环境更恶劣。智人来到了与东非大裂谷相邻的北非、地中海、西亚,乃至中亚、黄河中游等干燥地带。他们从此进入长期忍受干燥和饥饿的历史时期。

 

从干燥地带的人类在约旦种植麦类开始算,至今已约1 万年;从文明在大河流域产生开始算,已有约5000 年;从波斯帝国建立开始算,已有约2500 年;从阿拉伯帝国建立开始算,已有约1350年;从蒙古帝国建立开始算,已有约800 年。干燥地带的历史不仅包含着干燥这层含义,还包含着由干燥而带来的人类与饥饿的斗争、围绕着水和粮食的斗争,在中东、中亚、中国、印度、俄罗斯的部分地区,时至今日这些斗争还一直持续着。概观气候干燥地带的历史,可以从中发现一个清晰的脉络,即气候干燥地带那些创造历史的人们从约3000 年前开始,不断向较为肥沃的温带湿润地区扩张。4 世纪至5 世纪,东亚地区不断对气候湿润的地带进行开发。在这一时期,日本列岛进入了农耕社会。在11 世纪左右(相当于十字军东征开始的时期),欧洲的农业生产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比较而言,日本在湿润地带进行农业生产的历史要比欧洲长。古代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20%,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一个世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既有气候干燥地带的农民和畜牧民,也有气候湿润地带的农民,还有在近代、现代产业社会中出生、长大的市民与商人。也就是说,中国的居民结构复杂,造成中国社会的层次更多、更复杂。

 

15 世纪发现的规模宏大的海洋

占地表面积七成的海洋把大陆作为岛屿分隔开来。古代的波利尼西亚人属于海洋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海洋历史。在公元前的一千几百年,波利尼西亚人从东南亚沿着一个个岛屿辗转来到东太平洋并在这里定居。在9 世纪之前,波利尼西亚人已经发展出庞大的生活区域和居住区域。

 

波利尼西亚人制造了帆船,上面有一种叫作“浮子”的装置,可以防止翻船。波利尼西亚人乘着帆船,利用星星、风和海流,进行航海活动。在1000 年左右,波利尼西亚人在占地球表面积1/3的太平洋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领地,具体包括夏威夷群岛、新西兰、智利的复活节岛,这片海域大致呈三角形,因此被称作波利尼西亚三角地带。时至今日,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语言在夏威夷依然能够通用。这一点真令人惊叹不已。

 

尽管波利尼西亚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但是这一活动并未能将世界史从陆地时代转变为海洋时代。这是因为波利尼西亚人的海洋世界是孤立的,并未跟世界史的主流——干燥大地的历史连为一体。

 

8 世纪,在阿拔斯王朝的统治下,印度洋被纳入世界史——这是亚洲的大航海时代。可以认为这是陆地的阿拉伯帝国让海洋处于从属地位的一个历史事件,但这并非是以海洋为中心对世界进行了重组。

 

从15 世纪中叶开始,世界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亚洲的大航海时代与世界范围内的大航海时代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大西洋远离亚洲,必须通过欧洲才能到亚洲。在开发大西洋过程中,人们发现大西洋的面积要超过亚欧大陆,以陆地为中心的世界开始向以海洋为中心的世界过渡。该过渡第一阶段的主角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第二阶段的主角则是寒冷北海地区的海盗后裔荷兰、英国。与此同时,在哥伦布等人前赴后继不断航海的探索下,地球的形象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了,而后,哥白尼又将其进行了系统化和理论化。人们这才意识到地表的大部分是海洋,曾几何时,欧洲人认为亚欧大陆是“唯一的世界”,而今欧洲人意识到事实上亚欧大陆只不过是一个大型的岛屿而已。这可以看作欧洲人通过大西洋而认识了世界。

 

 

世界进入陆地从属海洋的时代

海洋世界对陆地世界进行了重组,其中17 世纪至18 世纪属于重组的准备时期,19 世纪属于重组的完成时期。与长达5000 年的陆地世界史相比,海洋世界史包括过渡期才有500 年,时间非常短。

 

从世界范围看,海洋统治陆地这一现象发生在日本明治维新到日俄战争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铁制的大型船只实现了量产,连接陆地的蒸汽轮船航线被开辟,使得海洋统治陆地成为可能。英国抓住这个机遇,掌握了世界霸权。当海洋将各大陆连在一起时,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这样一来世界史就变得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