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奇普·希思、丹·希思
翻译:靳婷婷、姜奕晖、宝静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ISBN:9787508697697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编辑推荐
行为设计学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前期“设计”,有效地转化某个特定行动,如果设计不到位,行为就不会发生。
1. 为什么游戏让人欲罢不能、为什么你总是购买某种品牌的商品、为什么有些文章可以突破千万转发、为什么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堂会让人产生敬畏感,为什么你拿出手机会不自觉地点开微信。
2. 一切“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都离不开行为设计,这些都是“设计”出来的!
3. 习惯改变、用户体验、消费者购买、产品设计、广告创意、品牌推广、社会影响、员工管理、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行为设计。
4. 换句话说,只要有行为,就离不开行为设计。
5. 四册套系,自成体系,完整演绎行为设计学应用闭环
《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粘性》
揭秘创意背后的情感引力和逻辑说服力,一本书帮你创意“粘在”他人头脑里。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
体验时代的思维法则,一本关于人性和套路的书。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为改革者提供了有效的思维策略。改变未必容易,但这套逻辑起码能让人看清问题、找到对策。
《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
揭秘决策背后的动机和思维漏洞,一本书帮你搞定“选择恐惧症”。
6. 专家背书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专业背书;刘轩,徐志斌,馒头商学院CEO,樊登读书会,得到万维钢,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自发推荐。
内容简介
“行为设计学”——源自斯坦福大学的行为科学
希思兄弟经典系列,美国硅谷、创业圈、商业圈奉为“圣经”的指导书
适合创业者、产品经理、广告策划、品牌推广、互联网从业者一读再读
套装包括4本书 函套。
1. 《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粘性》:揭秘创意背后的情感引力和逻辑说服力,一本书帮你创意“粘在”他人头脑里。
2.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体验时代的思维法则,一本关于人性和套路的书。
3.《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为改革者提供了有效的思维策略。改变未必容易,但这套逻辑起码能让人看清问题、找到对策。
4.《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 :揭秘决策背后的动机和思维漏洞,一本书帮你搞定“选择恐惧症”。
习惯改变、用户体验、消费者购买、产品设计、广告创意、品牌推广、社会影响、员工管理、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行为设计。
书摘 · 插画
作者简介
奇普·希思(Chip Heath),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与丹·希思共同著有全球畅销书《决断力》《让创意更有黏性》《瞬变》。
丹·希思(Dan Heath),杜克大学社会企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前哈佛商学院研究员,Thinkwell(思睿)新媒体教育公司创办人之一。
入职第一天:搭建认同感的好机会
回想一下,你入职第一天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
若说你入职第一天的体验算不上一个决定性时刻,这说法过分吗?
我们从感觉自己不受重视的员工那里听到,很多人入职第一天的体验都是这样的:你来到办公室,前台接待员以为你要等到下一周才会来报到。你被人带到一张办公桌前,桌上有一台显示器和一条网络电缆,另外还有一个文件夹,却没有摆放电脑主机。办公椅上还残留着上一任主人的屁股印,就像是一具人体工学的臀部化石。
你的上司还没有来。前台接待员给了你一份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说明让你阅读,然后对你说:“你先看看这个,我过几个小时后再过来好吗?”关于职场性骚扰的规范既全面又冗长,你对你的同事不禁有些生疑。
终于,一位在同楼层办公的热情同事过来向你做自我介绍,然后匆匆带着你到办公室里转了一圈,打断了11 个人的工作,把你介绍给他们。这让你担心自己是不是在入职的第一个小时里就把所有同事都给招惹了一遍。你立刻就把他们的名字忘得一干二净,除了莱斯特。关于性骚扰的规章是不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呢?
这种情形听起来是不是似曾相识?
人们对员工入职第一天的关注少得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为新来的团队成员打造归属感和被重视感的良机,错过真是可惜。想象一下,如果你拿对待新员工的态度来对待初次约会的对象,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我还有几场会议要开,你先坐在副驾驶座上等我,我几个小时后再回来好吗?”
想要避免诸如此类的疏忽,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何时何地会需要特殊时刻的出现。我们必须学会瞬间思维,辨识出哪些时机是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
这种“辨识时刻”的习惯或许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别扭。举例来说,在企业中,每个人都紧盯着目标。时间只有在被用来凸显或衡量我们的目标时才有意义—目标就是全部。
然而对于个人来说,时刻才是重中之重。时刻让我们铭记,也让我们珍惜。诚然,我们会因跑完一次马拉松或是成功签约一位大客户而庆祝目标的实现,但是,成就的载体毕竟还是一个个的瞬间。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既定的重大时刻:生日、婚礼及毕业典礼这些自不必说,另外还有节庆、葬礼,以及政治上的传统。在我们看来,这些时刻都是“自然存在”的,但是不要忘了,这每一个时刻都是人类发明的产物,都是想要给时间安插一定形态的无名作者们脑中的构想。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瞬间思维”:在单调的生命中,寻找应该凸显的节点。
我们将会探讨三种值得凸显的事件:转变事件、里程碑事件,以及低谷事件。转变是一种很典型的决定性时刻。许多文化都拥有自己的“成人礼”,比如犹太教中为男孩和女孩举办的成人礼,或是墨西哥的成人礼等。在巴西亚马孙的萨特利–马维部落,13岁的男孩要戴上一双手套—里面装满了愤怒的、随时准备发动攻击的蚂蚁—直到双手伤痕累累之后才算成人。1不用多想,一定有人问过:“我们怎样才能让难熬的青春期显得更为艰难呢?”
成人仪式是一条界线,意在让从青少年到成年这种原本缓慢的进化变得泾渭分明。昨天,我还是个孩子;而今天过后,我就是个成年人了(一个双手被叮咬肿胀的成年人)。
和里程碑事件与低谷事件一样,转变事件也是自然的决定性时刻。无论有没有举办婚礼,结婚这一转变都是生命中的一个决定性时刻。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些自然而来的决定性时刻有多么重要,我们就能够对之加以塑造,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将这些时刻打造得更加让人难忘和有意义。
这种思维模式让我们看到,入职第一天这段体验是值得投资的。对于新员工来说,入职第一天可谓将三大转变融于一体:脑力上的转变(新的工作)、社交上的转变(新的朋友),以及环境上的转变(新的场所)。不应该在入职第一天围绕任务清单上的一堆官僚习气浓重的事项展开体验,而应该将其打造成一个“峰值时刻”。
拉尼·洛伦茨·弗莱伊懂得这其中的机遇。弗莱伊曾在约翰迪尔公司的国际品牌策略和市场营销部门供职,她听公司在亚洲的高管们说,他们在员工的团结和留任方面力不从心。弗莱伊表示:“约翰迪尔在亚洲不算非常知名的品牌,不像在美国的中西部,祖父一辈估计人人都有一辆约翰迪尔拖拉机。”出于这个原因,员工们对于这个品牌缺乏情感认同。
弗莱伊和她在品牌团队的同事们看到了一个搭建认同感的机遇,而这个机遇必须要从员工入职的第一天就开始打造。团队与客户体验顾问刘易斯·卡蓬协作,设计出所谓的“第一日体验”。2 他们希望员工能这样度过入职的第一天(你或许会发现一些与上文中的第一日体验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