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周国平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ISBN:9787530219171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书摘插画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尼采唯一一部谈教育的专著——怎样的土壤,才能生长出深刻而高贵的教育?
尼采青年时期代表作,饱含尼采作为一名德国教育亲历者的新鲜感受,也贯穿一位哲学家的深度思考。为了生存,人必须学习,但任何只把谋生方式树为前景的教育,绝不是真正的教育,而只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说明书”。
★ 哲学家周国平翻译并撰写长篇导读,带你读懂原著。
著名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是国内研究尼采的权威学者,译文准确、优美、流畅,再现尼采的诗意和激情。本书尚无其他汉译本。近2万字的长篇导读,详解主要观点、时代背景和尼采心路,带领读者走近尼采,了解原著背后的故事。
★ 尼采150年前的教育观点,成为全球现代教育的超级预言,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尼采批判了当时德国教育的两种倾向,一是扩大教育外延,大学和文科中学大规模扩招,模糊了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界限,使教育沦为谋生的手段。另一是缩小教育内涵,削弱人文教育,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在尼采发出呼唤之后,不但德国,而且全世界的教育都在功利化的路上走得更远了。就此而论,尼采既是一位预言家,又是一位堂吉诃德。
★ 四个师生河畔相遇、激辩的故事,令人一睹哲学家、诗人尼采的才华与激情。
不同于尼采其他著作,本书有特定的情景设计,营造一种讲故事的气氛,人物对话精彩犀利,酣畅淋漓。每个人物其实都是尼采自己的替身,表达他以前当学生、现在当教师的相应感受,以及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对于教育的思考。
★一本为特别的“你”而写的书,尼采用它来寻找散落在各处的超越于时代骚动的人。
我所期待的读者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他必须静下心来,而非匆忙地阅读;他不可总把他自己和他所受的“教育”带入阅读;他不可期望结束时得到一些类似于结论的标准答案。在这本书中,我恰恰绝*不会让爱好标准答案的人感到满意。——尼采
内容简介
《教育何为?》原名《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的一部早期著作,写于1872年,生前未出版。这是尼采唯一一部谈教育的专著。哲学家、诗人尼采以故事手法,讲述了两个年轻的另类大学生,一个年老的哲学家和他的弟子——一位年轻教师,于一个美丽的黄昏,在莱茵河畔一处林中空地相遇的故事。双方由误会、冲突而至于相互理解和畅谈,谈话的内容围绕着教育,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哲学家的立场对德国教育现状进行了批判。尼采对当时初露端倪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教育的批判,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启人深思。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
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偶像的黄昏》等。
译者简介
周国平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灵魂只能独行》《爱与孤独》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目录
译者导言:教育何为?
一、关于《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二、教育中的两种错误倾向
三、两种倾向在新闻界合流
四、天才是教育的目标
五、真正的教育之内涵
六、教育的可悲现状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导言
前言
讲现代教育的两种倾向
第二讲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
第三讲教育的使命是使天才得到养育和支持
第四讲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的对立
试读
1、尽量多的知识和教育——导致尽量多的生产和消费——导致尽量多的幸福:这差不多成了一个响亮的公式。在这里,利益——更确切地说,收入,尽量多赚钱——成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2、按照这一倾向,教育似乎被定义成了一种眼力,一个人凭借它可以‘出人头地’,可以识别一切容易赚到钱的捷径,可以掌握人际交往和国民间交往的一切手段。
3、为了生存,为了进行他的生存斗争,人必须多多学习;可是,他作为个体为这个目的所学所做的一切仍与教育毫不相干。相反,唯有在一个超越于这个窘迫、必需、生存斗争世界的大气层里,教育才开始。
4、我们的境况就好像,在无人看顾的漫游中突然发现自己站在深渊边上,面对巨大的危险,我们既不能逃跑,也不能冲上去。可是,当我们凝神屏息偷听到了哲学家的有力话语之时,突然有一束完全意外的光投照到了我们的全部过去上面。
5、每一个人必须学会给自己精确估价,必须知道他可以向生活索取多少。按照这种观点,人们主张‘智识与财产结盟’,它完全被视为一个道德要求。在这里,任何一种教育,倘若会使人孤独,倘若其目标超越于金钱和收益,倘若耗时太多,便是可恨的,
6、一种速成教育,以求能够快速成为一个挣钱的生物,以及一种所谓的深造教育,以求能够成为一个挣许多钱的生物。一个人所允许具有的文化仅限于赚钱的需要,而所要求于他的也只有这么多。
7、现在,请您告诉我,我的杰出的大师,到处都在逆一切真正的教育努力而行,我该如何怀着希望与之斗争,我怎么有勇气作为一个势单力孤的教师出场,既然我清楚地知道,每一颗刚播下的真教育的种子马上就会被伪教育的碾子无情地压碎?
8、如今学术的范围已经扩展得如此之大,一个资质虽非超常但良好的人,倘若他想在学术上有所作为,就必须潜心于某一个专业领域,对其余领域只好不闻不问。如果他在他那个领域算得上是鹤立鸡群,在所有别的领域——这意味着在一切主要事情上——他却属于鸡群。
9、文学艺术界的全部弊端都将不断重新烙刻在成长中的一代人身上,包括匆忙和虚荣的制作,可耻的赌徒行径,完全没有风格,没有酝酿,表达时毫无特点或可悲地装腔作势,丧失任何美学规范,疯狂的无序和混乱,总之,我们新闻界连同我们学术界的文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