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书名:Zu Gast in Deiner Wirklichkeit Empathie als Schlüssel gelungener Kommunikation
作者:[德] 彼得·迈克尔·巴克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ISBN:9787547738399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书摘插画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人际关系问题往往在于---虚假共识效应:即认为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只是偶尔在一个共同的点上相聚而已,所以同理心并不是常有的,我们只是偶尔动用一下。◆☉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本书作者是德国科隆工业大学心理学教授,他通过多年研究发现:共情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交能力,而是从别人那里认识和体验自己的能力。我们通过共情进入对方的世界,从中看到自己原本的样子以及可能会是什么样。
◆☉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认识我们自己。只有不断去探索、理解和体会我们自己,当对自己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和完整时,我们对与他人关系里的种种情绪情感和想法感受也会越来越丰富和深入。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别人误解?
为什么有的人总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心理学上有一个“虚假共识效应”,即认为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只是偶尔在一个共同的点上相聚而已。所以,同理心并不是常有的,我们只是偶尔动用一下。
本书作者是德国科隆工业大学的认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他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共情是从别人那里认识和体验自己的能力。我们通过共情进入对方的世界,从中看到自己原本的样子以及可能会是什么样。
因此,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认识我们自己。当对自己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和完整时,我们对与他人关系里的种种情绪情感和想法感受也会越来越丰富和深入。
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
作者简介
彼得·迈克尔·巴克博士(Dr. Peter Michael Bak),是德国科隆工业大学的认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此外,他还任教于德国及欧美其他国家的高等院校,专业领域极为广泛,同时担任各公司和组织机构的教练与咨询顾问。
译者简介
孙雁超,青岛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曾获“鲁巴教育合作项目”全额奖学金,研修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毕业后成为高校德语教师,长期从事德语语言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业余时间爱好汉德、德汉书籍文献等的翻译。
目录
前言
为什么误解常在?
误会和不理解是由于我们与沟通对象处于完全不同的情境中。
1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001
两人在交流过程中都说了一些对方不喜欢的话,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2你知道吗,沟通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 015
信息是否按原有的含义被理解,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3为什么说沟通是一种情绪体验? / 025
我们绝大多数的沟通不是由语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非语言部分。
4人际沟通的四个维度 / 033
共同经验越多,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
5为什么说沟通需要仪式感? / 047
仪式让参与其中的人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对共同的情境产生共鸣。
对仪式越熟知,越有归属感。
6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性失明? / 057
一般而言,我们会自动关注那些对我们重要、有意义的事情。
7为什么会有感知偏好? / 069
我们可以有意地控制思考的方向,从而决定性地影响我们的经历。
8为什么说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 077
同理心是从属的结果,其实我们从未真正了解别人的感受和想法。
9为什么互联网能操控我们的行为? / 089
对观点、态度、想法和感受来说,行为是很好的预测器。
10为什么会有“情绪感染”? / 101
共情只能发生在一个与自己有关联的人身上。
11为什么会有“曝光效应”? / 109
一个人熟悉、了解的东西,会让他产生信任感和好感。
12为什么说没有知识,就没有感知? / 119
知识背景不同的人,可以体验到完全不同的真实性。
13共情:如何做出一个好的决定 / 127
共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交能力,而是能够从别人那里认识和体验自己的能力。
14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 / 133
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遇见的始终是自己。
结语
试读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都没有注意到他是多么受限。
==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两人在交流过程中都说了一些对方不喜欢的话,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去感知一个人的内心?
这会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旅程吗?
心灵会是真相的归宿吗?
又或是,所谓的事实,也不过是我们故事当中的假象?
——节选自《里斯本夜车》 帕斯卡·梅西耶
为了迎接洛特,彼得直奔火车站。洛特已经出差四天了,留他一个人在家。独享空间的日子纵然是很惬意,然而,他还是渴望并期待着洛特的归来。为了这美好的相聚夜,彼得早早把房间打扫干净,食材也准备就绪,只等开做大餐。为了迎接洛特,彼得还准备了一束花。他还没到站台呢,洛特乘坐的列车就进站了,远远地望见洛特下了车,他便欢欣鼓舞朝她跑去。
“宝贝,太好了!你总算是回来了!”他边说边把洛特搂进怀里。
“嗯!亲爱的,我也很开心!”她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洛特,我真的太想你了!”
“我也想念你啊!”
两人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唉,你肯定想象不出,我这趟行程是怎么过的!”洛特摇了摇头。
“是吗,怎么了?”
“光在路上就五个小时呢!”洛特叹着气抱怨道。
彼得从她手中接过箱子,把带来的花束递上:“看!亲爱的,这是给你的!”
“哇,好漂亮啊!亲爱的,你真是太好了!“
他牵过洛特的手,吻了她一下,把她紧紧拥入怀里。
“我们走吧,我把车放在停车场了。”彼得说道。
两人朝着车站大厅走去,彼得侧脸看了一眼洛特,说:“你怎么这么好看!”洛特却扭了扭脸,带着讽刺的口吻问道:“你是真的乐意抱我吗?”
“当然了!”彼得毅然地说道。
“我难道只是看起来很好?”洛特已经有些激动了。
“别这么敏感,你急躁什么啊!我只是说,你看起来很棒啊!”
“我根本就没有急躁!”
“不!你明明就是!”
“我没有!好了,停,不要再说了,别理我!”
于是,两人沉默下来,一言不发地朝着百米外的停车场走去。彼得心想,开始还好好的,我那么期待洛特回来,她一定要这么任性吗?
彼得努力用尽可能平和的语调说:“明天会下雨。”
她答:“噢。”
美好的氛围早就烟消云散了。
上述场景是再熟悉不过了。当人们纯粹是出于好意而诚实地表达,甚至是想赞美一下时,对方却恼怒起来,或是完全不理解。日常生活中总是充斥着这样的误解,它会让生活变得富有生趣,尤其是我们能对此付之一笑时,然而,多数情况下这都是发生在事后或是当自己置身事外时。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反应是失望,不理解,甚至是生气:“你永远都不懂我说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很清楚,这事儿……”“你难道不明白吗?”在情绪失控时说的这些话,有时会让对方信以为真,结果就是不欢而散,或在能“杀死人”的目光中保持沉默。我们所认同的成功的沟通,自然不是这样的。
更糟糕的是:一旦我们认为对方根本不想去理解,那么我们对他的评价也相应地很负面,这反过来又会影响我们沟通的方式和内容。然后,我们可能会趾高气扬,向对方说教,指出他的无能,以表达我们的愤怒。因此,另一方就会抱怨——而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究竟是谁先开始的呢?然后我们的回复经常会是这样的:“其实刚刚反应过激了,我只是想说……”这样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
心理学上有一种“虚假共识效应”,就是说我们喜欢把自己的观点或思维方式强加于他人。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性,其他人可能会以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情况及说法。然而,在争论的时候我们可考虑不到这点。这些实际上微不足道的理由和误解,却会产生无休止的循环,即一方的负面反应会影响到另一方,那么对方就会跟着做出负面的回应。如此几个回合下来,最终肯定会导致争吵,而我们却往往很迷惑,这争吵究竟是怎么开始的。不管怎样,情绪肯定是首先被毁掉了。
在情侣关系中,就像洛特和彼得,误解往往会引起一种自发性,最后一定是免不了争吵,这一点当事人或许能够预见到,只不过不知道如何或不想去阻止它的发展。让我们问问洛特和彼得,对于这些不必要的争吵,他们内心其实是明白的,对吧?
洛特:“是的,我们当然知道!”
彼得:“都是些小事儿,吵架完全是多余的。”
洛特:“算了,就不提了。”
彼得:“每次都是你先开始啊!”
作者:“请允许我先打断一下,给我讲讲你们最近的一次争吵吧,不是车站那次,讲讲真正的一次吵架,那是什么时候?”
洛特:“是四天前。”
彼得:“是的,没错!”
作者:“什么事儿呢?”
彼得:“也没什么特别的。那天我们差不多同一时间回家, 洛特比我先到一点儿。我刚进门,就把外套脱下来,然后把衣服之类的挂在衣帽架上,这时洛特就开始责备我没把鞋子整齐地摆放到一边。顺便说一下,她这么说我可不是头一回了。”
洛特:“你说责备是什么意思啊?我只是问一下,你是否能把鞋子收进柜子里,就这些。可你当时立刻就激动起来!”
彼得:“等等,洛特!你可是很一本正经地问我,你有没有意识到,我总是给你整理鞋子。我‘喜欢’洛特在指责我的时候用‘总是’这个词。当她用这种特有的‘洛特语调’和我说话时更是如此。我会清理鞋子的!但是,要在我想做的时候。我才刚刚回到家,筋疲力尽,就想先喘口气歇会儿。这是可以体谅的!为什么一切都非要按照你的计划行事呢?”
洛特:“什么叫‘洛特语调’啊?而且重点是,是你先开始吵的!你明知道这事儿让我很困扰。顺便再说一下,累的人可不止你一个,我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可你总是在指责我,说你的工作比我的更累、更重要。”
彼得:“我根本就没这么说!这跟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况且, 还有好多烦心事儿呢!你也是知道的!”
作者:“哎呀,好了,谢谢你们,彼得、洛特!今天就到这儿吧,我真的不想让你们再吵起来。好了,再次感谢并祝你们有美好的一天!我们下次再见。”
彼得、洛特:“好的,以后见!”
我们最好让洛特和彼得先安静会儿,直到他们冷静下来,我们再来讨论。从这场简短的谈话中我们已然能够获取一个重要的信息。争吵的原因不一定会在事后讨论,最后在意的常常是,之所以吵得这么凶,到底是谁的责任。双方之间的指责接连不断,也会因为个别字眼儿争吵起来。这些争吵到最后便转化成算总账,把错都算在对方的头上,最后产生负面影响。
在争吵期间或之后的讨论中往往让人联想到一种审判,在审判时控方使用巧妙的推理和证人证言,试图使对方提出的论证和推断无效,并揭露谎言,以便最终将被告“绳之以法”。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理解和成功沟通的概率相当低。人们偶尔也会期望再聊聊吵架的事儿,可再次谈论它时,虽然听起来可以理解,甚至可能是让人动心的,但这种期望的实现经常被证明是适得其反的,因为没有很长的时间间隔,很容易重新点燃争吵。只有当双方情绪确实稳定下来时,再去谈论会比较好。但那时候矛盾已经过去了,便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况且,谁也不想冒险通过讨论过去的冲突来危害现在的情绪。通常,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压根儿就没法理解到底是怎样以及为何发生争吵的。老实说,我们甚至不想与对方达成一致或是理解他的那些理由,而是看见他如此反应时就会生气。我们不再了解这个世界,更不了解我们自己。我们以自怜为荣,并对此有充分的理解。为什么对方必须如此激烈地做出反应呢?我可是出于好意!这不该被误解!之前在车站那件事怎么样了,彼得?
作者:“当时你在火车站接洛特,过后是有点儿生气的,对吧?”
彼得:“是的,我当然生气了!我对洛特说些好话时,为什么她总是这么不理解?无论如何,她都不该做出那样的反应!”
洛特:“哦,亲爱的,我并不是不理解,我只是累了,都累成狗了!看见你和你送给我的花,我当然是特别高兴啊,你可能只是没看到罢了。”
彼得:“我没看见什么?我很失望,因为我特别期待见到你!”
这是非常典型的:如果对方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期做出回应,我们常常会很失望或是很气愤。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总是导致争吵。我们也会非常大度地看待对方的行为,不理会对方的情绪,甚至是忽视对方的“攻击”,正如彼得最近在洛特购物回家后所做的那样……
彼得坐在餐桌旁,全神贯注地看报纸,洛特走进厨房。
“啊,你在这儿!”洛特喊。
“是啊,找我吗?”彼得问。
“不,我只是刚刚还在想,你应该在工作室呢。”洛特边回答边把买的东西拿出来。
“你还去购物了呢,难得啊。”彼得开玩笑道。“嗯,我急需一条新裤子。”洛特说。
“原来如此,那是,你真没什么可穿的!”彼得自以为是地说,并直直地盯着洛特。
洛特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开始试穿自己的新裤子。“你看,是不是很别致?”她问彼得。
“嗯嗯。”彼得嘀咕道。
实际上,彼得的话是故意带有讽刺性的,他的意思是洛特太常去购物了,整个衣柜里满满都是衣服。而洛特以为,彼得只是想问问她去哪儿了而已。此外,洛特可完全不认为自己的衣服够穿,彼得反而应该关注下其他女人都有些什么……
尽管彼得意识到洛特并没有听懂他的讽刺,但他也没再详细说明。这对他来说似乎并不重要,没有必要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争吵。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表示理解,包括那些在我们看来完全不恰当的行为,例如,我们能够理解对方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反应,因为他度过了忙碌的一天,我们意识到他心情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他人所说的话,并不是对我们的一种攻击,更多的是出于他当时的情绪或状况做出的表达而已。我们能理解,也很宽容地去诠释他的信息,而不是像通常那样按字面意思去理解。我们要站在整件事情上看问题,思考一下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做,不要太情绪化。
让我们再次回到火车站场景。彼得和洛特因为谈不拢而争吵,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两人明明都很期待见到彼此,这对于制造一个美好而充满爱的团聚来说原本是很完美的条件。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究竟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两个争吵者之间缺少相互理解!话还是那么说的,可传达的意思却不尽相同。两人在交流过程中都说了一些对方不喜欢的话,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让我们再回忆下这件事儿,彼得独自待了四天,非常想念洛特,他为了这次的迎接已经在家做好了一切准备,满怀期待地开车去了火车站。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画面,两人是如何奔向对方相拥在一起的。他都想好了,要先吃一顿美味的晚餐,然后再……为了给洛特惊喜,他甚至都买好了花,这可是不常见的。
另外,洛特已经辛苦工作了几天,完全筋疲力尽,乘坐长途火车让她感到自己仿佛被“揉碎”了一般。她就想好好洗个澡,吃点儿家常便饭,最好是能直接睡觉——少说话,把毯子蒙在头上大睡一觉。
洛特在见面和问候过后并没有展现出像彼得一样的激动兴奋,也没把彼得的赞美当回事儿,彼得完全搞不懂是怎么了,并觉得,洛特怎么能对他这么冷淡。她怎么能对他的暖心行为做出如此消极的反应呢?她应该感到高兴的是,都过了这么长时间,彼得依然对她宠爱有加、充满热情。
而洛特呢?她自然也期待回家,投入彼得的怀抱,在伴侣关系中获得安全感。要是在伴侣那儿都不能放松下来,那还能在哪儿呢?但彼得直接来了句不合理的夸赞,说她看起来很棒,洛特当然会生气了,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啊,洛特顶着黑眼圈儿,发型也凌乱,她都觉得自己闻起来有股火车和车站的味道。如果彼得是真心夸赞的话,那么很显然他观察得不够仔细,否则他马上就会看到,洛特看起来状态并没那么好。如果他只是随便说说,那他应该感到羞愧,而且即便洛特也很高兴能回到思念已久的彼得身边,但她在这一刻也无法一下子承受这种过度的亲密。外加她在过去的几天里频繁地和其他人联系,对于她来说,最好就是能安静地休息,这样的话,她隔天一定会再次容光焕发的……
仔细分析洛特和彼得的想法与诉求,我们会发现,当时两人状态完全不同,也各有截然不同的目标和需求,他们恰好在这个时间点相聚。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自己在车站的那些行为和反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随之而来的争论就会变成一场世界观正确与否的争吵。因为彼得和洛特之间的分歧或争执能够爆发是有前提的,即对方必须要用和自己一样的方式去感知事物,在这个前提下,也许可以说,谁的反应是恰当的,谁的不是。只是彼得和洛特此时并不清楚这个前提是错的。一旦因为各自从不同角度看待情况而引发争议时,即便是“真相”浮出水面,其中一方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也无法解决这个争吵。因为两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在他们自己的世界中,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是正确的!最好的情况是,争议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误会,是能够消除的。
如果洛特能设身处地地为彼得着想,从他的角度看问题,她可能就会理解彼得并做出不同的反应,相反,彼得原本也可以理解洛特并没有感受到他的称赞。但是,两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缺乏沟通,因此才会互不理解。很遗憾,原本两人可以度过一个十分美好的夜晚,可误会却像个幽灵一般浮现出来。尽管如此,我们仍祝福两位主人公能尽早地认识到这种矛盾,最好是尽量避免冲突,互相理解,听懂彼此的心声。
彼得:“好吧,如果洛特在某些情况下能更好地理解我,那就太好了。我认为这会非常有帮助!”
洛特:“亲爱的,哦,你有时候太敏感了!”
我们能够帮助两位主人公更好地交流吗?拭目以待吧。为了更好地理解沟通过程,让我们来看看通俗意义上的“沟通”指的是什么,并仔细研究下什么样的情境下沟通会成功,什么情况下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