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迅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ISBN:9787553669090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书摘插画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语文课程标准》篇目,完整呈现鲁迅先生的全部小说;其中部分作品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鲁迅的小说因感想丰富、观察深刻、意境隽永、字句凝练而备受推崇。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阅读的经典作品。
★内容更完整和更有体系。本书还特别辑录了鲁迅先生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作为序言,为读者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书后还收录了鲁迅好友许寿裳作的《鲁迅先生年谱》,帮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鲁迅本人。
★鲁迅的小说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直到今天仍不过时;鲁迅对那个时代的青年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相信也能够鼓舞今日之青年。鲁迅是永不熄灭的炬火,始终照亮中国的青年。
★阅读鲁迅就是在阅读我们的历史和未来!
内容简介
《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完整收录了鲁迅的全部小说,选自《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
鲁迅小说以平凡的社会生活为题材,深刻反思文化和人性,意境幽深,外冷内热,用笔冷隽而幽默,句法简洁峭拔,故事多以故乡为背景,塑造了众多经典难忘的小说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笔名鲁迅。他以笔为武器,抨击时弊,揭露黑暗,唤醒麻木的人民,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界的精神领军人物,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也被誉为“青年导师”,受他提携和教导的后辈学生中涌现了知名作家丁玲、萧军、萧红、冯雪峰、台静农、一代教育大家罗家伦等。他的作品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到现在仍是青少年成长的经典之作。
目录
代序: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呐喊
自序
狂人日记
药
风波
阿Q正传
孔乙己
故乡
社戏
端午节
明天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头发的故事
一件小事
彷徨
祝福
伤逝——涓生的手记
孤独者
在酒楼上
示众
长明灯
弟兄
离婚
幸福的家庭——拟许钦文
高老夫子
肥皂
故事新编
序言
铸剑
补天
采薇
理水
非攻
出关
奔月
起死
附录
许寿裳:鲁迅年谱
试读
前言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来由,已经在《呐喊》的序文上,约略说过了。这里还应该补叙一点的,是当我留心文学的时候,情形和现在很不同: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但也不是自己想创作,注重的倒是在绍介,在翻译,而尤其注重于短篇,特别是被压迫的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因为那时正盛行着排满论,有些青年,都引那叫喊和反抗的作者为同调的。所以“小说作法”之类,我一部都没有看过,看短篇小说却不少,小半是自己也爱看,大半则因了搜寻绍介的材料。也看文学史和批评,这是因为想知道作者的为人和思想,以便决定应否绍介给中国。和学问之类,是绝不相干的。
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因此所看的俄国,波兰以及巴尔干诸小国作家的东西就特别多。也曾热心的搜求印度,埃及的作品,但是得不到。记得当时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N.Gogol)和波兰的显克微支(H.Sienkiewitz)。日本的,是夏目漱石和森鸥外。
回国以后,就办学校,再没有看小说的工夫了,这样的有五六年。为什么又开手了呢?——这也已经写在《呐喊》的序文里,不必说了。但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的,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
但是《新青年》的编辑者,却一回一回的来催,催几回,我就做一篇,这里我必得记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着力的一个。
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
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这一节,许多批评家之中,只有一个人看出来了,但他称我为Stylist。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有人说,我的那一篇是骂谁,某一篇又是骂谁,那是完全胡说的。
不过这样的写法,有一种困难,就是令人难以放下笔。一气写下去,这人物就逐渐活动起来,尽了他的任务。但倘有什么分心的事情来一打岔,放下许久之后再来写,性格也许就变了样,情景也会和先前所豫想的不同起来。例如我做的《不周山》,原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的,而中途去看报章,见了一位道学的批评家攻击情诗的文章,心里很不以为然,于是小说里就有一个小人物跑到女娲的两腿之间来,不但不必有,且将结构的宏大毁坏了。但这些处所,除了自己,大概没有人会觉到的,我们的批评大家成仿吾先生,还说这一篇做得出色。
我想,如果专用一个人做骨干,就可以没有这弊病的,但自己没有试验过。
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常在学学这一种方法,可惜学不好。
可省的处所,我决不硬添,做不出的时候,我也决不硬做,但这是因为我那时别有收入,不靠卖文为活的缘故,不能作为通例的。
还有一层,是我每当写作,一律抹杀各种的批评。因为那时中国的创作界固然幼稚,批评界更幼稚,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倘将这些放在眼里,就要自命不凡,或觉得非自杀不足以谢天下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但我常看外国的批评文章,因为他于我没有恩怨嫉恨,虽然所评的是别人的作品,却很有可以借镜之处。但自然,我也同时一定留心这批评家的派别。
以上,是十年前的事了,此后并无所作,也没有长进,编辑先生要我做一点这类的文章,怎么能呢。拉杂写来,不过如此而已。
三月五日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