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马消费满RM80免邮费

图说世界经济史

【预购】图说世界经济史

售价
RM54.40
优惠价
RM54.40
售价
RM68.00
已售罄,请联系客服【轩轩】~
Unit price
per 
节省20%
运费将在结账时计算,详情请查阅【商品配送与邮费细节

作者:[韩] 宋炳建

翻译:杨亚慧、彭哲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ISBN:9787556123766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书摘 · 插画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以图片为线索,串起经济全球化2000年发展历程

莫高窟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中世纪医生的鸟嘴服装,《马可·波罗游记》的插画,庞贝古城的壁画,可口可乐的广告……这些画作中,原来都暗藏着经济史的线索!以图读史,100余幅图轻松理清经济全球化2000年历史脉络!

 

·22个精彩主题,学会用经济的角度看历史

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在画中是蒙古人长相,忽必烈却像欧洲人?朝鲜半岛的战争影响了非洲的奴隶贸易?“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和罗斯福为何事而争斗?这些事件的背后,包含了哪些经济层面的信息,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人气教授揭秘画中的历史

宋炳建是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三星经济研究院讲师,受邀参加韩国SBS、JTBC等大型电视台的节目,开设专题节目讲授经济史,获得极高人气。

 

 

内容简介

全球化,一言以蔽之,是指地球“变小”的现象。

 

如今的世界经济已变得紧密相连、休戚相关,但全球化绝不是近代的新产物,哥伦布开辟新航线、黑死病肆虐、张骞出使西域等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暗藏着全球化的发展或倒退。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宋炳建以全新的视觉资料将历史可视化,精选22个主题,辅以100多幅画作,生动解读2000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一面追寻推进全球化的各种因素,一面思考全球化是如何演化至今的。

 

本书并不是一部美术史著作。鉴赏名画家的画作、解读绘画技法或是探讨画作对后世的影响,均与本书无关。本书旨在借画作梳理贯穿人类历史的经济发展脉络,思考如今的我们该如何看待全球化的发展。希望大家以轻松的心情翻开书页,带着兴趣,把画中蕴含的谜题一一解开。

作者简介

[韩] 宋炳建

出生于首尔。首尔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赴牛津大学攻读经济史,以研究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经济为主题,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剑桥大学做了三年的学术研究。旅居英国期间,时常到欧洲各处旅行,热衷于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

 

现为韩国成均馆大学经济史教授、三星经济研究院人气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西方社会历史上的人口变迁、劳动市场、福利政策、职业分化、金融危机等;此外,还关注韩国及东亚的经济史。著有《经济史:全球化和全球经济的历史》《通过知识革命重读工业革命》《英国现代化的重构》《工业灾难的产生》《走进世界经济史》等。

试读

本书并不是一部美术史著作。鉴赏名画家的画作、解读绘画技法或是探讨画作对后世的影响,均与本书无关。本书虽然是关于画作的,但目标不在于观赏,而在于阅读。也就是说,本书不是从美学角度来赏析画作,而是结合画作所呈现的内容、符号和作品的年代来解读画作。更准确地说,本书旨在借画作梳理贯穿人类历史的经济发展脉络。

 

经济史属于哪个学科?经济史好比蝙蝠。蝙蝠同时拥有哺乳类和鸟类的属性,经济史则同时涵盖经济学和历史学。简单说,经济史是探究人类经济行为的学科。诸如吃、穿、睡、生产、交换、掠夺、储蓄和分配等行为,叫作“初级经济行为”。由这些行为,演化出发明、广告、管理和分配这些“次级经济行为”。经济史即研究上述经济行为如何演化至今的学科。

 

经济史的研究者通常把焦点放在商品、服务、劳动、资本和资源等方面。商品、生产要素的多寡以及生产、消费和分配如何进行固然重要,但近年来,对知识等广义经济要素的形成、传播和转换的认识也很重要。但这仍然不够。经济结构和经济成就不仅受到这些经济要素的强烈影响,还受到政治、文化、制度、思想等非经济要素的影响。因此,本书所说的把焦点放在经济史上,是指尽可能广泛地涵盖影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因素和非经济性因素。简言之,经济史是探究围绕及影响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的历史。

 

让我们再次思考“历史”这一概念。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过去实际发生的事件,即已然的现实世界。二是理解和评价各种事件和变化,即历史研究。然而,到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历史的概念在两个方面都经历了重大改变。

 

首先是现实世界的变化,现实世界同过去最明显的区别是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一言以蔽之,是指地球“变小”的现象。人、商品、知识、信息、技术、制度和习俗等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以及社会的文化和经济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这些因素的沟通速度和强度大大提升。虽然地球的大小没有变,但人类活动的频率和规模已大大超过以往。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飞跃,苏联的解体及东欧国家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等。技术、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使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世界变得前所未有地小。

 

随着全球化的演进,历史的第二个层面,即历史研究,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过去,人们关注的是特定对象(国家、经济体、文化等)在历史上的变化,历史研究的重点是探究产生这些变化的内在原因。这些研究对象间的相互作用则属于次要话题。但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讨论特定群体的历史时,若忽略它们与其他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会有严重缺陷。以分析一国经济成功的原因为例:过去,我们强调该国自身的资源、制度和国民特性;而现在,我们会把重点放在该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制度的开放性、文化的多样性、社会的包容性等方面。把内在特殊性作为主因来解释一国的成就是狭隘的,相比之下,我们应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分析一国如何利用自身优势高效发展。只有从全球视角来看历史,才能称其为真正公允的研究,而这一思想也被整个史学界广泛接纳。

 

现代历史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新现象,是对视觉资料(包括照片和影像)的运用迅速增加。虽然过去的历史学研究并非不使用视觉资料,但大部分资料还是以文字的形式保存的。事实上,以图像资料为手段来研究历史是新近的事。科技进步是这一变化发生的最直接原因。首先,随着印刷术的发展,与过去相比,印刷品的制作成本更低、画质更出色。特别是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彩色印刷品的传播更加广泛,视觉效果也更佳。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它使得在电子屏幕上打开、转换或分享彩印资料变得易如反掌。信息技术的革新,使全球各地的视觉资料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普及开来。此外,智能设备的发展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和发送资料,信息传播速度大幅提高。这些技术的进步使视觉资料的传播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曾经优于其他方式的文字记录,正在被新的研究资料形式 取代。

 

不过,通过绘画来探究历史的工作最近才正式展开。并且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被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本书试图在前人画作中寻找各种隐藏的线索,借这些画作来回顾经济史。换言之,本书的目的不在于从美学角度“鉴赏”画作,而在于“读出”画作中蕴藏的时代风貌。若如此做,需要格外注意什么呢?

 

总的来说,观察画作所绘事件的历史背景以及画家绘画时的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历史画,绘制时间与所描绘事件时间相隔甚远的情况并不鲜见。想想中世纪画家绘制的旧约时代大洪水的画作,便不难理解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与绘制时间相关的各种因素,都会对画作内容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仔细观察画作的作者、创作时间和目的。了解画作的赞助人、画家受到谁的影响以及画作着重描绘谁,也十分重要。此外,画家可能采用了特殊的方式表现特定对象,将自己所处的社会、时代属性反映到画作中。另外,由于历史知识不足,画家可能会画错历史事件或历史背景。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更应该细心观察,不时比较主题相同但绘制年代不同的作品,从中汲取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本书的目的不是鉴赏画作,而是阅读画作。因此,本书所展示的画作并不局限于美术史上的名作。美学水平较低的作品、临摹前人画作的作品以及缺乏严格美术训练人士绘制的作品,都是本书的研究对象。另外,报纸和杂志中的讽刺漫画也很重要。招贴画或广告同样值得注意。简言之,本书涉及的画作并无任何界限,涵盖来自多个地域、多种文化的作品。无论是亚洲、欧洲、非洲还是南美洲、北美洲,无论是儒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道教,无论是封建领主的创作还是来自殖民地的作品,都是本书讨论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