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马消费满RM80免邮费

【预购】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预购】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售价
RM33.60
优惠价
RM33.60
售价
RM42.00
已售罄,请联系客服【轩轩】~
Unit price
per 
节省20%
运费将在结账时计算,详情请查阅【商品配送与邮费细节

原版书名:Hold on to Your Kids

作者:[加]戈登·诺伊费尔德 [加]加博尔·马泰

译者:崔燕飞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ISBN:9787559627131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书摘 · 插画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 作序推荐 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作序推荐和主编;可以让你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系列。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作序推荐:本书的论述细致而深入,可以为很多父母提供借鉴。

·真诚解读央视纪录片《镜子》中反应的家庭教育问题:亲子冲突、情感困境、问题少年.....

·作者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有着40余年对孩子常见行为的研究经验,从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入手,深入剖析不健康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孩子的,并提出原生依恋关系的6种建立方式。

·通过这本书,父母可以看见:

1.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2.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比如逆反、挑衅、疏离等。

3. 依恋关系是一切社交关系运转的基础,忽视这一定律,会让各类关系都陷入困境。

4.比起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情感创伤。

5.欺凌实质上是依恋缺失的恶果。

6.青春期的性,经常表达的是一种未被满足的依恋需求。

7. 父母*的责任,是充当孩子和社会之间的缓冲器。

内容简介

很多父母常说:“我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但事实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未曾真正感受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研究发现: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但却并未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就会迷失,也会疏远与父母的关系,而这使得父母更无从看见孩子。

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内心不断积累的缺失感,*终变成影响成年后的原生家庭问题。

因此,作者提出父母需要真正去看见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积极回应和主动看见的环境中,孩子内心得到全然的满足,才能在成年时形成一个健全的自我,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

作者简介

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加拿大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拥有40余年儿童与青少年发展研究经验,国际儿童发展领域权威。他擅长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透过现象看本质,致力于借助应用科学发展方式帮助更多孩子。

加博尔·马泰,畅销书作家,撰写的畅销书被翻译成25种语言。

 

主编简介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致力于用心理学去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经典现象。

著有《为何家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等系列作品,总销量超百万册。

微信@武志红(wzhxlx),微博@武志红。

目录

推荐序 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武志红

第一部分

在关系中,孩子才能被看见

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 002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004

角色缺位,导向错位 006

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不利的关系就不会再产生了 008

孩子不说,不代表不需要 010

第2章 依恋关系,一切社交关系的基础 013

依恋:关系中的地心引力 015

孩子需要在关系中找到方向 017

表面是背叛,内心是冲突 021

亲近和疏远: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022

第3章 原生关系、派生关系和替代关系 028

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派生关系 029

情感出“外遇”,关系被替代 030

建立原生依恋关系的6种形式 032

第4章 教养,是一种权利关系 039

天生教养权威的丧失 041

关系赋予教养权利 043

一边忽视孩子,一边给孩子贴标签 045

第5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 049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050

支撑父母心甘情愿的原动力 053

让孩子愿意听父母说话 057

让孩子跟父母更亲近 058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 060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引导者 061

让孩子愿意为了父母努力 063

第二部分

不被看见的孩子,自我难以健全

第6章 逆反心理 068

亲子关系减弱,逆反心理增强 070

逆反心理的双重作用 072

虚假的独立 076

示威和屈服 078

助力还是压力 080

第7章 逃避感受 084

感知不到脆弱,也是一种心理创伤 086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失去了天生的抗压保护 087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被同伴伤害 089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无法表达脆弱 092

同伴关系,本身就是不安全的 094

第8章 超龄儿童的“学龄前综合征” 099

外表成熟得像大人,内心幼稚得像小童 102

成熟:分裂与凝聚的协奏曲 103

人格上要独立,情感上要先依赖 107

孩子看不到父母,父母看不到孩子 112

第9章 沮丧感与攻击性 123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产生攻击性 126

亲子关系缺失,激发了孩子的攻击性 130

第10章 欺凌问题 138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面临欺凌问题 141

得不到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变成欺凌者 144

欺凌,是为了满足依恋的饥渴 146

父母的角色越缺位,孩子越容易被伤害 148

欺凌,让孩子更不被看见 151

坚硬外壳下的脆弱生物 153

第11章 扭曲的性意识 158

性,依恋饥渴的表现 161

性,逃避脆弱的方式 162

先关系,后性行为 166

第12章 成绩不佳 169

依恋关系稳固,孩子才有勇气探索未知世界 171

综合能力,不成熟孩子欠缺的特质 172

逃避了脆弱,就失去了试错的机会 174

依恋,后的学习动力 175

打开学习大门,先赢得孩子的心 177

第13章 孩子的社交问题 179

害羞到底是不是缺陷 179

多跟孩子玩并不能提高社交能力 180

孩子更需要依恋而不是朋友 184

同伴无法消除孩子的无聊感 186

和同伴交流无法提升孩子的自尊 189

同伴不能代替兄弟姐妹 191

依恋竞争 193

第三部分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第14章 让孩子归巢 200

友好地与孩子拉近关系 202

给孩子一些可以抓住的东西 206

鼓励孩子依赖 211

做孩子的航标 214

让孩子重新归巢 216

第15章 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看见 221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需求 222

先修复关系,再纠正行为 224

不给别人取代自己的机会 227

身体分离,心灵也要保持联系 228

培养别人无法取代的亲密感 230

不要强行亲近孩子 231

第16章 唤醒父母的教养直觉 234

父母更需要“被管教” 235

自然管教的七条原则 239

第四部分

如何在数字时代守护我们的孩子

第17章 扭曲了的数字革命 260

我们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消息 261

孩子为什么会有空洞感 263

数字时代的依恋现象:游戏、网络欺凌和色情内容 269

第18章 拉回迷失在数字时代的孩子 272

数字时代的社交时机 275

为孩子清除数字时代的诱惑 276

先玩满足依恋,再玩电子游戏 278

先做孩子,再认清世界 281

父母是孩子和世界的缓冲器,而不是媒介 283

夺回“迷途的”孩子 285

试读

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对孩子来说,一句“你们什么也不懂”有着另外一层含义:你们没有看到我在想什么,没有理解我内心的感受。

·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已经晚上8 点了,12 岁的杰里米还在捧着电脑专心和朋友聊天:八卦一下班上谁喜欢谁,谁是哥们儿,谁讨厌,班上哪个女孩的身材好。而此时,他的作业还是一片空白,爸爸反复提醒了他好几次,他却似乎没有听到。“别烦我!”他冲爸爸吼道。“如果你在做该做的事,我当然不会来烦你。”爸爸的声音因为生气而有些颤抖。接着,两个人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后杰里米冲爸爸大喊:“你什么也不懂!”就“砰”地关上了门。

爸爸很生气,也很伤心。他生儿子的气,但更多的是生自己的气。“我又搞砸了,都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他和妻子对杰里米都很担心。杰里米小时候很听话,跟他们也很亲密,但现在他说不上两句就会很不耐烦,只愿意和朋友说话。这样的场景每周都要上演好几次,无论杰里米还是他的父母,似乎都没办法缓解这种局面。父母觉得很无助,他们从来不愿惩罚孩子,但现在,却总想举起鞭子。然而,每次惩罚过后,迎来的却是儿子更加激烈的对抗。

上述情况,也是大多数父母所面临的现状。父母发现,小时候跟自己很亲近的孩子,长大后跟自己越来越生疏,自己与孩子之间似乎突然出现一个“第三者”,夺走了孩子的关注,取代了原本亲密的亲子之情。孩子变得与父母无法沟通,也不愿沟通,父母的苦口婆心,还没有同龄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更有吸引力。在父母看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冷落和嫌弃,有种遭遇“外遇”的感觉,伤心失落又不知所措;而对孩子来说,一句“你什么也不懂”则有着另外一层含义:你们没有看到我在想什么,没有理解我内心的感受。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

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为什么一向亲近的孩子变得如此生疏?答案简单,但却总是被父母忽视:关系问题。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不管父母多么爱孩子,多有教养技巧,如果亲子关系不够牢固,教养很容易出问题。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生养了自己,就自愿服从父母的管教,不会因为父母的这重身份,就自动认可父母拥有管教的权力。想让孩子愿意接受自己的抚育,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孩子能感受到跟父母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自己认可的。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特殊关系,一旦缺失,教养就没有了根基。

人类发展心理学家把教养的根基称为“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孩子的原生关系。孩子的依恋表现在:相信抚育者,相信他有能力照顾自己,可以与他亲近,建立某种联结。 孩子刚出生时,依恋的动力完全来自身体本能,婴儿紧紧抓住父母不放,想被父母抱着。如果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婴儿的这种依恋会逐渐变为感情上的亲近,终演化为心理上的亲密。相反,如果缺乏依恋关系,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内心的情感,都难以被对方认可和看见,孩子不接受父母,父母的教养也就无从谈起。

教养的秘诀不是去做什么,而是在孩子心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这是为人父母者需要时刻谨记的。想让这个角色获得孩子的肯定,父母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当孩子想跟父母亲近时,父母能看见孩子想亲近的欲望,及时出现,充当安抚者、引导者、榜样、老师和教练。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家。有了家,他们才有底气去闯荡世界;有了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才能有所依靠;有了家,他们才会获得灵感的源泉。世界上任何的教养技巧,都弥补不了依恋关系的缺失。

依恋关系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脐带,这种关系如果不被看见,所有的爱都无法有效地传达。在孩子真正成熟独立前,只要他们需要,父母就有义务维系心理脐带。依恋关系是看见的前提,只有在依恋中,孩子才会被看见。

不过,这种关系维系起来并不简单,毕竟世界上不是只存在父母和孩子这一种关系。亲子关系不仅会受到各种干扰,还会遭到其他关系的破坏。孩子有可能会对其他人产生依恋,影响亲子关系,进而损害原生关系。可以说,之所以会出现孩子不好管、父母教不好,不是因为父母缺乏爱和教养技巧,而是父母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