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马消费满RM80免邮费

一个人就一个人

一个人就一个人

售价
RM39.84
优惠价
RM39.84
售价
RM49.80
已售罄,请联系客服【轩轩】~
Unit price
per 
节省20%
运费将在结账时计算,详情请查阅【商品配送与邮费细节

作者:刘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ISBN:9787559642943

书摘 · 插画

一个人就一个人(刘同全新作品。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时刻记录生活,细碎、日常、温暖。) 限量透卡书签、电子海报、及来自刘同的一封信。在别人的故事里你永远成不了主角,有底气一个人面对全世界,才有资格与世界平等对谈。一个人,那就一个人。即使此刻你是两个人,也要保持一个人。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时刻记录生活,细碎、日常、温暖。《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写的是一个人面对世界时的各种复杂情绪,在经历过很多孤独的日子后忽然明白,原来孤独能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拥有独立的世界,不再羡慕别人。《一个人就一个人》就是用这样的目光欣赏、探索外界后写下的,如果你喜欢《孤独》,一定要看《一个人》。

一个人也可以很精彩,一本书也可以有新意,这一次,刘同为本书做了如下改变,他想对你说:

1 我一直觉得,一本有外封、内封以及腰封的书,携带和阅读起来都不方便。所以,这一本新书只有单封。

2 以前我的书都是胶印,不好平铺,也不利于翻阅。这一次,虽然会增加印刷时间,我还是决定将新书改成锁线胶订。

3 平常看书舍不得折页,身边有什么就随手拿来当做书签,虽然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改变,这一次,我加入了一枚精致的半透明书签,非常漂亮。

4 新书特别收录了两部短篇小说《友谊旅馆》《从不后悔遇见你》,很有电影般的画面感。我将《友谊旅馆》拿给音乐人朋友杨炅翰看,他回我了一首充满画面感的曲子,我填了词,制作出一支条漫故事版mv,二维码附在书内,希望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5 书的*后,我为自己的小私心做了个小设计,希望读者会有“无聊是真无聊,但是还蛮有趣”的感受,并能参与其中,交流起来。

6 很多读者反馈,《我在未来等你》中那封读完全书才能打开的信,让他们觉得很温暖。所以,本书依然有一封信,写给读完全书的你。我希望这个习惯能一直保留下去,变成和读者之间的约定。

 

内容简介

在别人的故事里,你永远成不了主角。有底气一个人面对全世界,才有资格与世界平等对谈。

你站在这里,就代表着自己。一个人是所有生活,也是全世界。

一个人,那就一个人。

暌违四年,刘同全新散文作品《一个人就一个人》。这不是单身宣言,而是自我存在的认同,是回望自省,也是一点执拗。

27篇散文,2部短篇小说,4段特别视频,1首原创主题单曲。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时刻记录生活,细碎、日常、温暖。

从1999年到2020年,

从湘南小城出发,经省会长沙,抵达首都北京,

1800公里路程,我走了21年。

北京西站、紫竹桥公交站、雍和宫地铁站……

而今,火车站依然人潮汹涌,小车仍会与公交车抢道,

地铁里的风一年四季二十余载都是一样的味道。

而我,常被人问起:你还是一个人?

有时也会想,一个人的状态是不是不太好?

但再想想,一个人的状态其实也挺好。

一个人时,连哭都不用看人脸色,放肆大笑也不会有人骂你神经病,摔倒了只有你才有资格嘲笑自己。

一个人,绝不是数量上的孤立,而是人格的独立。

所以,哪怕此刻你是两个人,也应该要保持一个人,别放弃一个人时的爱好,坚持一个人时的思考,留有一个人时的独立。喜欢就待一起,不喜欢也能潇洒转身。能与另一个人情投意合,是为人生锦上添花;学会不依赖任何关系,才是给自己雪中送炭。

回头看看,那么长的路,那么久的时间,人来人去,只有自己在陪自己。

一个人,那就一个人。

作家简介

刘同

青年作家,光线影业副总裁。

曾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我在未来等你》《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等作品。

目录 

序言 一个人就一个人

第一章 一个人应该一个人

你看烟火,我看你
盛进碗里的乡愁,是熬一勺鱼粉汤的佐料
那么美的时刻也许再也没有了
从危机里找到转机的人生,就是积极的人生
手机会知道你的寂寞
我爸终于知道我是干嘛的了
因你而存在的安全感
好的友情就像爱情,关键是你有耐心吗?
朋友就是用来绝交的
从不后悔遇见你
第二章 一个人可以一个人

谁说精彩的人生都是别人的?
原来奶奶是那么厉害的女人——写给91岁的奶奶
突然长大的记忆
我们的人生真的有很多看不见的黑洞
这个春节,我没有和父母再吵架
无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23个从别人身上偷来的小闪光
记得住每一年,又看得到改变,就不会害怕年纪变大
感到羞愧很容易,但要改变却很难
第三章 一个人就一个人

38岁的我想跟你聊8件事
友谊旅馆
像狗一样思考,人生估计更美妙
杯子、入眠、其他
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但也证明你对生活的积极
好朋友,老朋友
很想事不关己,却总无能为力(几日小记)
原来很多道理我们早就知道了
多少恋爱都被扼杀在朋友圈
世上哪有幸福的人,不过是想得开罢了
附录 一个人的心情

试读

《谁说精彩的人生都是别人的?》

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的,因为人生在未来,我只希望人生会如自己的想象,为此,我也愿尽力去做。

到了三十出头,我问自己这个问题,思考了一阵,很高兴地说:“现在的生活真的就如我之前的想象,甚至比我想象中还要精彩。”

我指的精彩是自己算是快乐,虽然会遇见种种问题,但能想方设法解决,身边也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总体看起来就挺好的。或许在我二十多岁的认知里,无论男女,一旦过了三十五岁,人就应该变得很压抑,各种人际网、人生大事、人生道路都已标注得清清楚楚,难有动弹的可能。而真的到了这个年纪居然发现,还挺好,还能自己做很多选择,没有成为被动者。

但现在的人生和我理想中的一致吗?

显然不一致。

其实也不怕被笑话,如果需要不假思索地描述,我的人生理想如下:每能到处旅行,走走停停,有不菲的积蓄,至于多少也不清楚,总之是花不完的那种。除了旅行,要和心爱的人住在人烟稀少、风景绝佳的山谷中,四季轮替,雨天起雾,两到三个孩子,至于工作什么的似乎也不在每日焦虑之内。春天种下花果的种子,夏天有私藏的阴凉和随时能一跃而下的河流,秋天坐在院子里喝茶饮酒,清晨去采摘想吃的食物,冬天在壁炉边听着喜欢的音乐,隔着落地窗看满山飘落的皑皑白雪,狗子和孩子在楼下嬉闹或在雪地里打滚。朋友们隔三差五来看我,羡慕我的惬意,我帮他们铺好白色的床单被套……

写起来都觉得很带劲。

但就像在剧本会上我和编剧们彼此常问对方的问题:“主人公的设定真棒,但有一些问题我想问,谁如果想清楚可以解答一下:他的性格是怎样的?什么星座?喜欢过生日吗?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这里的?房子是买的?租的?自己起的?是买地自己盖的吗?他的家庭关系如何?当地还有什么亲戚吗?做什么工作养活自己?还是有一笔意外之财?他为什么要选择山谷?他喜欢大海吗?他会做饭吗,擅长家务?如果不擅长,是不是有个当地的阿姨每天帮他?如果他有爱人,爱人和他是怎么认识的?也没有工作吗?跟着他就出来隐居了?两个孩子?男孩还是女孩?还是一男一女?双胞胎?孩子上幼儿园怎么解决?包括之后的教育?山谷里哪里有学校?他们有车吗?还是走路出山?如何添置日用品?那个地方有网购吗?整个居住区里还有别的邻居吗?离他们近的邻居有多远?邻里关系如何?父母呢?为何父母不和他住一起?还是父母离开了?那他们老家还有亲戚吗……”

半秒之后,我放弃了这个理想生活的打算。

想象当然很美好,然而我们却活在现实。

现实究竟有多现实?我回望了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全然没了之前的喜悦,原来我的人生极其普通。

十八岁前,被教育要努力学习,要考上一个大学。我考上了。

大学里,一定要选一个方便找工作的专业,我选了中文系。

很顺利的,大学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电视台记者的工作。

工作两年之后,想出去看一看,也没有离开传媒行业,做了一名北漂,进入了一家不错的传媒公司,从策划岗位做起,中间经历了一次很短的跳槽又回到老东家,就这么连续工作了十五年,换过十二个岗位,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管理者。在这样的传媒公司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周一的早晨都是公司例会,满满当当的人挤满大会议室,后到的人没有座位就站着,迟到的人会被人力记录,按迟到时间罚款。这些年我站过,也被罚款过,以至于到今天,每周一我都要给同事发信息:“别忘记,先帮我占个位置,我不想站着。”

在这样的北漂日子里,项目结束了一个,立刻又开始另一个。公司永远在催促:你们的计划呢?你们的年报表呢?你们预计自己的收入是多少?利润是多少?你们是否遵循着公司的末尾淘汰制度?你们手上有几个项目?还有什么有苗头在筹备的项目?

好的。好的。好的。好的。

一晃十五年过去,一件事又一件事,老板依然那么拼,同事跳槽、离开、回来,或在另外的合作项目中遇见,连感叹都免了,一个心知肚明的笑,这不就是我们的人生么?

除了工作,聊聊人生。

北漂的前三年,天天加班到深夜,不是觉得朋友不重要,而是忙到不需要朋友。我妈问我什么时候回湖南工作,我说快了,让我再看看外面的世界。过了第三年,我妈认为我还没看够北京,就帮我攒了一笔首付,帮我在北京四环外买了一个六十八平米的一居室。

二十七岁那年,我咬牙贷款买了辆自己喜欢的车。

三十岁,存款不超过十万,那年的生日在一家小小的湘菜馆,本想着和几个朋友胡乱闹一下就迎接新人生,没想到喝醉了,拍了不少出洋相的照片。前几天看到那些照片,有些朋友已经好几年没有遇见了,的变化是我们还死扛在北京,而那家总给我们预留小包间的湘菜馆倒闭了。

以前天天盼着双休日,现在双休日不敢休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不做完就永远没人帮你做。在公司负责过一个项目又一个项目,熟悉了一批又一批导演和演员,然后因为各自有了下一个项目,从每天见面到不再见面,到朋友圈偶尔互动,后大家逐渐失去了联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交集就是电影片头或片尾写在一起的名字。

这样的生活有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