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佳玮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5年03月
ISBN:9787559683021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书摘 · 插画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百万畅销书作家张佳玮的“解压之书”,即便满身疲惫,也要快乐加倍!
人生不过三万天,开心一天是一天。张佳玮用透彻的人生感悟,用有趣的文字,写尽生活的万般滋味。在他的文字里,我们能看到一个80后青年作家骨子里的深刻和智慧。他的文字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直达每个人的情绪触角,看似幽默的文字,却蕴含深刻的道理,但终归希望每个人能开心一点。即便满身疲惫,越要快乐加倍。
★ 生活百般滋味,人生定要笑对。
人生首要的是快乐,其次的都是其次。
没人为我撑腰,我也有给自己撑腰的能力。
谁不是有许多奢望,想吃,想喝,想爱,想变成云。会犯错,会吵吵,会跌倒,但勇往直前。
谁不是一边嘴里说着“想躺平”却一边不动声色的努力。
与其不断给自己的心附上枷锁,不如,极尽一切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张佳玮用30余篇通透的文字,畅谈一切发生,带你感受日复一日的生活碎片;拯救你的不开心,带你找回快乐的秘方!
★ 为什么你总是不开心?戳开不开心的泡沫,带你看透焦虑、内耗,不开心的本质。
明明道理都懂,为什么还是感到不开心?张佳玮像朋友一样懂你的焦虑、迷茫和不安!
关于熬夜的快乐
许多人不肯睡觉,是因为这一天太累了、太憋屈了,没点自己的时间,没乐够:“这一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做会儿自己,玩会儿才不算亏。”
关于容貌焦虑
“我妈就每天说我丑,丑就丑吧,我们都挺丑的,可那又怎么了呢?”
关于让步
许多“我是为你好啊”的人,其实都是这样:一边用干涉他人满足自己想象出来的需求(而非当事人实际的需求),一边念叨“我都是为了你好”。
关于故乡
思乡的人最欣慰的便是出去一趟,回来,故园还在。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外面风云变幻,家里还是温暖的港湾。
别不开心了,人生本就短暂,那些喜怒哀乐都是生命馈赠的珍贵经历。它们终将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在岁月的磨砺中不断成长。愿你带着这份豁达,开开心心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 用少年血性通透的文字,写尽生活的万般滋味
也许此刻的你正时常感到焦虑?正在拖延很严重?正在经常熬夜,报复性晚睡?正时常感到崩溃?正存在容貌焦虑……张佳玮用幽默睿智的文字帮你走出人生的阴霾,让你的人生快乐起来!焦虑、沮丧、迷茫、疲倦,觉得自己太糟糕的时候,不要难过,快乐起来也是一种对抗焦虑的武器。
越是普通的人,总能带着小人物的小幸福,越是普通事,也能呈现难能可贵的小哲理。张佳玮用动人的故事,讲述透彻的感悟,用有趣的文字,写尽生活的万般滋味。
★ 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世上能决定你开心与否的,只有自己。
凡事用微笑面对,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只要你投入时间和热爱,幸运迟早会降临在你的身上!
★ 四色印刷,通透清醒的快乐指南
内容简介
你是不是时常感到焦虑?
你是不是拖延很严重?
你是不是花钱大手大脚?
你是不是经常熬夜,报复性晚睡?
你是不是时常感到崩溃?
你是不是存在容貌焦虑?
张佳玮用干脆、幽默的语言畅谈当下年轻人的生命困境,找回快乐的秘方。三十余篇文章对应三十余种关键词,直击灵魂深处。
世上能决定你开心与否的,只有你一个人。如果你都不能让自己快乐,那么生活该有多么无聊和痛苦呢?
作者简介
张佳玮
自由撰稿人,生于无锡。长期从事写作和文学翻译工作。
目录
Part 1 生活百般滋味,人生定要笑对
做人呢,开心最重要了 002
随遇而安 010
烟火人间 014
生活处处有欢喜 024
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030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036
沙漠中的暴雨,不眠的星辰 042
不快乐来自深层的遗憾 048
先满足自己,再取悦别人 052
Part 2 少年时的快乐,往往更纯真
年少时的简单快乐 060
人生幸事:睡到自然醒 066
是妈妈,更是她自己 072
时光里的故乡 084
到底几岁才是人生的巅峰年纪呢? 092
什么样算是青年,什么样不算是青年? 100
趁着年轻,欲望还很真实的时候 108
世上只有一种豆腐可以吃! 116
Part 3 真正的快乐内核,是投入时间和热爱
戒焦虑 130
如何克服拖延症? 136
给生活做减法 146
熬夜的快乐 154
被定义的“丑” 160
完整的人生 168
不停让步的人们 174
真爱不在于改变,而在于欣赏 182
“只要我不动心,受伤的就不是我” 188
Part 4 世上能决定你开 心与否的,只有自己
世上能决定你开心与否的,有且只有一个人 196
总有聪明人想指挥你的人生 206
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212
“可是我只想喝口水而已!” 220
试读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人生大多数不快乐,来自事前求不得的焦虑,以及事后的悔恨。前者还好,后者感受真切。类似的事,我们普通人也多少经历过——当然程度未必多惨烈,只是许多人会觉得:“长时间认定的事,结果失于所望,哼!太不高兴了!”于是陷入了无尽的悔恨之中。
大概悔恨来自所谓的执念,所谓期望的投入产出比,不符合理想,于是出了偏差。我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吧,希望“长大了,当个科学家”。但这点兴趣,在初三物理课做受力分析、画电路图时,已经消磨殆尽了。偶尔和人聊起来,大家会像发现“呀,小时候喜欢同一个女明星”似的,羞赧又兴奋地承认:“对对,我也想过要当科学家!”为什么当科学家呢?“因为看了《机器猫》里各类神奇的机器,因为看了《阿拉蕾》很羡慕则卷千兵卫博士……”至于科学家实际是怎么回事,不知道。
我们许多时候选择的东西,并不是出于真正的热爱,而仅仅出于不够了解的向往。少时野心勃勃,为自己规划了各色梦想;年纪稍长,发现梦想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产生落差,于是难过,于是悔恨。当然,执念也破了——越早破掉,越来得及回头看看自己的一切。
我小时候有过许多梦想,有些实现了,有些没有。相当多梦想实现时,会发现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美好。那时我就来得及审视一下:也许大多数事,的确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美好。所以,除非真正了解个中滋味,非得投身于此,否则,大可不必那么拼吧?这种事,又不一定局限于
梦想了。
我没单位。这么多年,常有朋友跟我喝酒,喝着喝着,念叨起来:“我那个单位吧,唉……投了那么多力气、那么多时间进去,现在看看吧,唉……”于是朝我举杯,“还是你好!就一个人,做多少都是自己的!”大概,将自己捆在什么东西上努力,就仿佛下了一个巨大的赌注,或者买了一只股票长期持有,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最安全的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么一想,少一点悔恨的方式是别把自己孤注一掷绑在什么东西上面——即别太执着。
通常,悔恨与执着度是成正比的。当然,大多数人都难免要绑定些什么,那在自己可选范围内,尽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去做吧。因为兴趣,你能够做得很久,做得很好,保持足够的行动力。剩下的,交给时间。毕竟多数普通人的人生,都难免要将时间或精力投注在什么上,以
求获得物质或精神财富,刺激自己的情绪,以收获乐趣。
将自己完全附着在任何单一事情上,都有点风险,也许难免后悔。那就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吧,哪怕得不到长久的利益,至少过程是开心的。
——毕竟到最后,我们大多数人并没那么喜欢利益,奔来走去,也只是为了活下去,顺便获得点乐趣本身。
——所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没获得足够的利益,事后想来,也至少不会后悔,“至少是,开心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