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張錦忠、黃錦樹、李樹枝
出版社:三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8月
ISBN:9789672086192
*此为本地预购书籍,调货时间为1-2个星期。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内容简介
★ 馬來西亞最長壽的華文文藝刊物《蕉風》研究論文集!
★ 共收入12篇《蕉風》研究精彩論述!
創刊於冷戰時期的馬來西亞本土刊物《蕉風》,出版迄今六十七年,成為馬來西亞最長壽、最有影響力的純文藝刊物。本論文集即以《蕉風》研究為主軸,共收錄十二篇研究論文,分別以「冷戰與國族想像」、「編者的身影:從寫實到現代」和「交流、反叛與變異」三大主題切入,探討《蕉風》所反映出的種種議題。
「戰後的馬華文學,不論有無國籍,都不能不考量冷戰下的地緣政治,也不能對民族國家形成後的文化政治避而不談。《蕉風》正處身在這複雜權力場中,馬、中、臺、港的華文文學(及翻譯的世界文學)在那裏交織,因此透過它,或許可以寫一部視角獨特、異於左翼史觀的馬華文學史。
整體來看,圍繞《蕉風》的重大主題大概可以概括為幾個關鍵詞:馬來亞化(本土化)、現代性(現代主義)、文學的自主性、大眾化。重中之重的,是馬來亞化及現代(主義)。
收入本論文集的文章分別從不同的立場,時而交錯於共同或相似的議題,提供了不同的觀察視角。」
——黃錦樹
主编简介
張錦忠
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論述集有《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時光如此遙遠:隨筆馬華文學》與《查爾斯河畔的雁聲:隨筆馬華文學II》。
黃錦樹
台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論嘗試文》、《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時差的贈禮》等論述集。另著有小說與散文集多種。
李樹枝
現任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著有論文集《由島至島:余光中對馬華作家的影響研究》與《花開成塔:馬華文學論述》。
目录
ix 李樹枝 前言
001 黃錦樹 緒論:冷戰、馬來亞化與現代主義
卷壹 冷戰與國族想像
011 王梅香 香港友聯與馬華文化生產:以《蕉風》與《學生周報》為例(一九五五至一九六九)
047 莊華興 戰後馬華(民國)文學遺址——文學史再勘察
079 林春美 獨立前的《蕉風》與馬來亞之國族想像
097 黃國華 蕉風、采風、食風——論馬來亞獨立前夕物體系與國家認同的重構
卷貳 編者的身影:從寫實到現代
137 賀淑芳 《蕉風》與方天的寫實主義書寫
191 林春美 身世的杜撰與建構——白垚再南洋
217 鄧觀傑 大眾化、反共、馬來亞化——黃崖與六○年代《蕉風》現代主義
259 張錦忠 想像一個前衛的共同體——陳瑞獻與馬華現代文學運動2.0
卷叁 交流、反叛與變異
281 黃琦旺 反叛文學運動誰在反叛?——談戰後馬來亞的新寫實及獨立前後《蕉風》的「現代」
315 郭馨蔚 臺灣、馬華現代主義思潮的交流——《蕉風》的第一波現代主義
363 李樹枝 升起現代文藝的大纛——《蕉風》、余光中與馬華現代主義文學
385 張光達 當代詩作的變異及其限度——以新世紀《蕉風》的詩作為探討中心
後記 《蕉風》研究、美援與史料問題
425 張錦忠 再冷戰的年代——《蕉風》研究、美援與史料問題
433 張錦忠 馬來西亞版後記:多寫幾句話
435 論文出處(按發表時間排列)
437 論文作者簡介(按文章順序排列)
441 索引
试读
後記:多寫幾句話——張錦忠
《冷戰、本土化與現代性:〈蕉風〉研究論文集》有個臺灣版,其實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產物。二〇一六年夏天李樹枝與我合辦的蕉風研討會結束後,我們就規劃《論文集》交由三三出版社在馬來西亞出版;《蕉風》在戰後馬華文學場域鼓吹馬來亞化,引進現代主義,提倡個體思想,推動了文學史的轉向,這本書在馬來西亞出版,尤具意義。會後我們開始擴大徵稿、集稿、審議等工作,到開始排版時,幾年的時間就過去了,然後疫情來襲,兩地各行各業多受影響,出版與印刷也不例外。於是,我們決定臺灣版與馬來西亞版分別作業,以分流應對疫情下的不同工作環境。今年四月,臺灣版終於在疫情相對緩和的時光編妥印竣。馬來西亞版則以不同的樣貌呈現。
第一本《蕉風》研究專著——林春美的《〈蕉風〉與非左翼的馬華文學》去歲出版以來,頗有一些迴響,冷戰與美援文化的議題繼續在學界發酵,冷戰時期的其他相關書刊(例如香港的《今日世界》及其譯叢)也已有專書討論,期望本書所收十二篇論文能引起讀者更大的興趣,投入「蕉風學」的研究行列。
在這紛擾的時代做書肯定倍為艱辛,這裏謹向高慧鈴以及三三出版社工作團隊致意。——13 May 2022 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