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朴又蘭
翻译:林侑毅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ISBN:9789865101732
*此为预购书籍,到货时间为6-8个星期(约2个月)。
*若现货书籍与此书籍一同下单,则会等书籍到齐后才安排配送。
*下单前请查阅【注意事项】的栏目以及自行斟酌,若能够接受再进行购买。
书摘插画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韓國上市一個月,熱銷20,000本。
★YES24網路書店,9.6顆星好評!
★超過10,000件心理諮商個案的人氣心理師★
★博客來選書★
現在開始,是母親和女兒都要「活出自己」的時代。
「為什麼母親在傷心時,不對兒子而是向女兒訴苦?」
「為什麼母親看到女兒幸福時,除了欣慰卻也有些嫉妒?」
「為什麼女兒在想到母親時,總會感到委屈又抱歉,討厭又感謝呢?」
獻給無形之中受傷的女兒,以及無意造成傷害的母親,
一帖溫柔的處方籤,願妳們不再感到匱乏而能感覺到愛。
之於女兒──「媽媽對我永遠都不滿意,她是不是不愛我?」
透過順從父母慾望來追求個人成就,最終也將淪為順應他人之人。母親的不斷索愛,將影響女兒對自我的肯定與日後適應社會的能力。
之於母親──「孩子的人生出了問題,是不是我的錯?」
唯有母親,必須先愛自己,才能堅定不移地牽起孩子的手。不必給答案,只要好好觀照自己的人生,孩子必將學會面對生命的態度。
本書特色
★結合心理學研究和諮商案例,放下糾結,與內在的自己和解。
★以親子的立場穿插書寫,客觀解折雙方情緒與行為背後的涵義。
★宛如走進諮商室,藉由心理師的專業引導,透過自我提問,探索真實核心。
★提供如何遇見全新自我,及享受生活的實用方法。
感動推薦
「作為女兒,也是一位母親的我,在閱讀本書時,心痛、難受與懊悔的母女糾結過往,隨著篇章一一浮現。透過作者冷靜卻又溫柔的剖析,原來真正的修復,在於正視與接納自己原始的焦慮,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陳彥琪 諮商心理師
「母親必須回到女性,從女性回到個人,解決自己與原生家庭、婚姻的難題,才能更敏銳地察覺孩子的狀態。感謝這本書,讓我知道自己想成為的母親,是能作為孩子強而有力的心理肌肉,推動孩子進入下一段情感關係、下一個生命階段。」──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編輯推薦】
還記得在寫這篇推薦文時,正好是母親的生日。一年之中,這是母親最重視的日子。心裡想著,如何替母親過生日又不會讓她失望或產生不滿情緒,為此我奔波打理了一天,最後終於圓滿完成。年幼時,因為家中管教甚嚴,母親對我的關注總是全面性的,不論是生活瑣事還是交友選擇,從學生時期一直到進入職場,每一次的選擇,我都抱持著「錯了,會不會被媽媽罵?」的心態,戰戰兢兢。我心中對母親的愛,仍然是無法用三言兩語訴說完畢,即使有時懼怕,我仍深愛著她。
從這本書中,我更進一步的理解母親對待我的態度原因為何?背後隱藏著想表達的情緒是什麼?隨著書中文字的慢慢梳理,也許,解開了一部分多年來我對母親的糾結。希望這本書,能帶給不論是母親還是女兒的妳,或是同時兼具這兩個身分的妳,一些強大的勇氣與力量,檢視過去以及面對未來。
作者简介
朴又蘭
精神分析專家
東國大學教育學院諮商心理學碩士,首爾佛教大學研究所取得諮商心理學博士。曾任職安山精神科醫院心理治療室、首爾市青少年諮商支援中心等,目前在心理診所「彼岸」擔任諮商心理師。至今,已完成一萬件以上諮商個案及夢境分析。
高中畢業後,進入修道院,以十年時間學習靈性。當時活著的使命,是為了默默無聞的人們所背負的痛苦祈禱。後來因對人類的生命與情感不斷提出疑問,為了尋找這一連串問題的解答而還俗。
即使經過十年的修道院生活,最終仍未能釐清「自我」的混亂與苦惱,直到日後在接受精神分析與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才得以一窺究竟。曾於「涅槃之森」精神分析診所擔任諮商心理師三年,目前於LPI(Lacanian Praxis Institute拉岡學派實踐機構)正式學習拉岡的精神分析。利用這些經驗,直到今日也仍在諮商室裡不斷與個案們對談進而探索人生。著有《小學生自尊心的力量》(合著)。
譯者簡介:林侑毅
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韓國高麗大學碩、博士學位。擅長翻譯:文學、旅遊、心理勵志、親子教養等主題。譯有《解語之書》、《自行車上的中國壯遊》、《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再也不當吼爸吼媽》等六十餘本,並著有韓國漢學論文十餘篇。
目录
前言:
愧疚的心、委屈的心、感恩的心──關於女性的情感連結
Chapter1 女兒是靠母親的情緒餵養長大。
關於母親的情緒
給兒子關愛,卻對女兒處處要求?
女兒從出生開始,就面臨著匱乏
主動退讓的人生
尚未被追悼的情感,終將重新歸來
被困在過去的母親
在關心之外長大的母親
如何不利用孩子來滿足母親的匱乏
愛是自私的
無法放下無能丈夫的原因
犧牲型母親的背叛
對孩子的愛,其實是母親的私心
母親是神
母親的存在,或者恐懼
母親的話語,以及不安
重新回到母親的肚子裡去吧?
母親的不安為孩子所接收
所謂「拋棄女兒的母親」
承認現實,就能得到治療
母親抱蛋的慾望
母親的懷抱令人快樂
「啐啄同時」的心理學
如果不想讓孩子,淪為情緒垃圾桶
將負面情緒發洩在他人身上的孩子
傾聽孩子的心聲
正視母親的內心
Chapter2 我真的是孩子的母親嗎?
關於母親的目光
母親只要過好自己的人生就行
孩子的慾望,父母的慾望
母親的態度,決定孩子的一生
我們必須認真凝視孩子的原因
母親的目光是面鏡子
自己即地獄
盡力不讓自己過得比母親更幸福的女兒
罪惡感的真面目
認真情感,就算是獲得治療
自我貶低的女性
任何情緒都沒有錯
別隨意評論孩子的情緒
開朗正向的態度,表現給誰看?
Chapter3 我也想成為母親疼愛的女兒。
關於母親的匱乏
想逃跑的時候,不安緊接而來
操弄自身匱乏的人
治療記憶中創傷的方法
匱乏與匱乏感之間
真實與幻想之間
沒有「別人家媽媽」,只有「我的媽媽」
理想母親與實際母親的差距
世上沒有所謂的好母親、壞母親
如何成為「我的媽媽」
細看自己,就能看見母親
原生父母的態度與慾望在無形中傳承
名為「家人」的心理聯繫
我也想成為母親疼愛的女兒
偏愛的代價
被偏愛的一方就幸福嗎?
憤怒伴隨著快感發生時
愛隨著嫉妒蔓延
嫉妒或者誓死對抗
我也想成為一朵花
我也不知道的「我」,身體都知道
我們的身體其實有話想說?
當身體感到疼痛時,不妨檢視內心
Chapter4 放下「為母則強」的偏執,才能有所得。
關於母親的母性
不愛孩子的「罪」
那時候是不得已?
事到如今,補償也沒有意義
認同並接受已造成的傷
母親是真心希望女兒幸福的嗎?
母親內心的嫉妒
母親的愛之中也藏有毒性
殺死「母親」,我才能活下來
即便如此,母性依然偉大
渾身是傷的母親,如何再愛人
母親將自己的擔憂,偽裝成對女兒的擔憂
受傷的母親,被困在過去的創傷中
只要在困難的時刻陪在身邊就好
母親的不安未曾消失的原因
母親的不安留下證據
由不安串聯起的母女
不曾被愛過,也能愛人
為了得到母親的愛而放棄自己
用愛保障母親的安全
Chapter5 父親扮演好父親,母親扮演好母親。
關於母親的伴侶
妻子的態度,丈夫的態度
妻子與丈夫真正的需求
懷疑與混亂將我們引向新的人生
丈夫的缺點,如何成為刺向女兒的匕首?
「調解人」母親的違規
「原來你都站在爸爸那邊!」
母親隱藏話語的暗示
填補父親空缺的方法
父親與邏各斯
恐懼的來源──缺席的父親
孩子渴望「值得信賴的大人」
母親向後退,父親向前進
「天空之城」心理學
母親與孩子難分難捨的關係
尋找父親的定位
父親扮演好父親,母親扮演好母親
身體長大,內心卻還是孩子的父母
好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
Chapter6 跳脫母親的身分,活出自我的方法。
關於母親的療癒
丟掉母親,我才能活下去
利用「不給予」留住孩子──母親的慾望
徹底失去,才能重新填滿
過得不好也沒關係
如何讓母親的眼神充滿關愛
「三秒母親」的關愛方法
保持愛的距離
缺乏穩定關係的父母,將轉而向孩子索愛
給予兒時母親渴望的東西
認識兒時的自我匱乏
愛,究竟是為了誰?
跳脫女性的身分,回到個人
對女人而言,何謂女人?
最自我的風格,就是最有女人味的
所謂的「獨立自主」
如何愛上無聊的日常
在情緒上的懶惰與身體上的勤奮之間
一向溫柔的母親真的愛我嗎?
從懶惰邁向愛
遇見全新的我
追尋自我的兩種方法
潛意識無法抹除
不是回到過去,而是攜手前進
享受無聊生活的力量
因為無聊而感到不安的人
因為無聊而爭吵的人
建立自己的日常行程